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上海白领辞职到云南石林种“云耳”(图)

上海白领辞职到云南石林种“云耳”(图)

蔬菜网  时间:2016/7/19  来源:昆明日报  阅读数:721   网友评论:4

  石林除了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之外,高原特色农业也快速崛起。近年来,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利用云南特有的食用菌生长“荷尔蒙”,选址石林,历时3年多时间打造了集高原有机黑木耳(以下简称“云耳”)生产、种植、包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了2个机械化菌包生产厂、1个国内先进的液体菌种培育中心、2个新型育菌基地和1个食品包装厂,年产“云耳”10万公斤以上,产值超1000万元,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为石林又添一新的高原特色产业。

  外企白领云南逐梦

  记者看到姚远的时候,他穿着朴素,站在一群农户中间正在耐心地指导分拣高原“云耳”,他几乎每天都到田间指导农户种植和分拣高原“云耳”,且风雨无阻。姚远是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云耳”项目的创始人。

  在2013年的时候,姚远到云南旅游,迷上这里的气候环境,还有食用菌。他很疑惑,为什么在如此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地方没有一个出名的云南木耳品牌?当时他就决定在云南尝试种植高原木耳。于是,他回到上海辞去了已奋斗10余年的台资企业管理工作,毅然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云南追逐梦想。

  “我当时先去黑龙江进行了半年多的实地考察和学习,又将东北的黑木耳专家邀请到云南为我选址,*后,通过对日照、海拔、水质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我们决定将公司选址石林县。”姚远介绍,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自2013年10月入驻石林,并于同年启动工厂化栽培“云耳”项目。“通过与云南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的战略合作,培养出了一个有经验、有战斗力的团队。目前,公司已经总结出适合云南地区包括菌种驯化、菌包生产、下地种植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并申请各项专利超10个。同时,我们培育出的‘高原云耳1号’菌种也已申请注册商标。”他说。

  据了解,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摆脱了东北黑木耳对林业资源过度依赖的局面,形成一套利用农余产品如蚕桑木修剪过的枝条、玉米芯等为原材料种植高原“云耳”的发展模式。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

  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家住石林县长湖镇蓑衣山村的张树兰就是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批种植高原“云耳”的合作农户。目前,她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了8亩多的高原“云耳”。

  张树兰说,“高原‘云耳’每年春季和秋季可以收获两次,每亩可以收获500公斤左右,洗干净晒干后就全部卖给公司,扣掉人工、水电等成本,每亩的纯利润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而且这8亩高原‘云耳’种植基地只需要两个劳动力就够了。”

  根据张树兰的介绍,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纯利润5000元计算,张树兰家种植了8亩多的高原“云耳”,一年两季收入在80000元左右。“我去年种植了一年的高原‘云耳’,家里面就添了辆轿车,预计再种两年就可以盖新房子了。”张树兰说。

  在石林县,目前像张树兰一样种植“云耳”的农户总共有10家,他们分布在不同的乡村。“我们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公司提供生产资料并派专门的技术指导员住在农户家里进行技术指导,以确保农户能种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后公司按品质分级收购。后期,我们将培养出一批分散在多个村镇的拥有一定种植和管理经验的专业种植户,并以这些种植户为核心辐射其周边的村民,从而建立一批合作社,努力将高原‘云耳’产业在石林甚至云南全面推广,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姚远说。

  将发展观光农业

  健全深加工产业链

  同时,依托石林得天独厚的旅游产业发展条件,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将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原“云耳”。“我们的目标是将高原‘云耳’打造成石林特产,让人们一提及石林特产就能想到高原‘云耳’。

  目前,昆明旭日丰华农业有限公司注册并推出了“旭润庄园”品牌系列产品。首先,为石林这个旅游大县量身打造了具有石林特色的养生旅游产品。其次,“旭润庄园”品牌系列产品成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地区打开销路,是高端餐饮、企业、高端人群青睐的高端养生食材。同时,乌镇、沃尔玛超市、BHG超市等渠道已在谈判过程中,这为该产业在云南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成功填补了云南省工厂化栽培有机黑木耳的空白,但这只是开始。”姚远说,公司还将进军深加工产业。

蔬菜网编辑:agronetwf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