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茄子 丝瓜 菠菜 苋菜 豌豆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蔬菜技术 > 蔬菜技术列表 >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技术按行业分类更多

加入蔬菜网专家库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专家指导。蔬菜网在此为您提供一个展现您一技之长,分享您成功经验的舞台。
我们将为您提供如下免费服务:为您提供个性化的专家展台,对您的技术成果、转让等信息在本栏目给予优先发布,并以固定广告形式进行重点推广,并有机会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和行业峰会。

详情垂询:0571-86712573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蔬菜网  来源:河北省辛集市农技中心 阅读数:671

  玉米长到中后期,有纹枯病、穗腐病、青枯病和钻心虫、蚜虫等病虫害危害,防治措施一定要跟上。
  1、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
  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兑水50―60公斤,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这种办法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能防治纹枯病,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
  2、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
  药剂防治措施: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3、青枯病
  青枯病又叫茎腐病或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常发生在暴风雨过后。
  药剂防治措施:在发病严重地块,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
  4、玉米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有的也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药剂防治措施:用50%多菌灵或50%退菌特或70%托布津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5、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对玉米的主要为害为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玉米主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药剂防治措施:(1)亩用20%三唑磷乳油75―100毫升,拌成毒土后施入心叶;三唑磷还可用500~800倍液喷雾。(2)亩用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拌16―20斤细沙土施入心叶,或用杀螟丹100克稀释1000倍液灌心或喷雾,或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500―3000倍液,每株10―15毫升灌心。(3)用20%虫酰肼1300―2300倍液喷雾,杀虫高效且无公害。(4)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20%甲氰菊酯10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2000―4000倍液,40%氰戊菊酯4000倍液灌心或喷雾,或用20%除虫脲1000―2000倍液喷雾。
  6、蚜虫
  玉米蚜虫在玉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蚜虫边吸食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密露,覆盖叶面上的密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玉米蚜虫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喷药防治比较困难。
  当每10株玉米平均蚜量500头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8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20000―25000倍液,0.36%绿植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
  7、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6月中下旬进入上苗盛期,7、8月份为为害盛期,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
  药剂防治措施:可选用0.2%阿维虫清乳油2500倍液、15%扫螨净3000倍液、20%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中下部叶片;同时还可采取每亩用1―1.5公斤甲拌磷颗粒剂或甲拌磷乳油拌适量细砂隔行均匀撒于玉米行间。
  

转发到: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