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茄子 丝瓜 菠菜 苋菜 豌豆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蔬菜技术 > 豌豆技术列表 > 豌豆什么时候播种

技术按行业分类更多

加入蔬菜网专家库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专家指导。蔬菜网在此为您提供一个展现您一技之长,分享您成功经验的舞台。
我们将为您提供如下免费服务:为您提供个性化的专家展台,对您的技术成果、转让等信息在本栏目给予优先发布,并以固定广告形式进行重点推广,并有机会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和行业峰会。

详情垂询:0571-86712573

豌豆什么时候播种

蔬菜网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阅读数:470

  豌豆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且,豌豆还是加工粉面、粉丝的优质原料,其秸秆也可喂养牲畜。因此,近年来种植豌豆的农户也在不断的增加。那么,豌豆什么时候播种呢?豌豆怎么播种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豌豆播种时间和方法等相关知识。

  豌豆是一种性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不耐热,所以长江流域多地流行越冬种植,秋播秋收;当然高山地区以及中国北方一般仍然是春播夏收。由于豌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只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长江流域地区也可进行春季及秋季种植。

  1、越冬种植:越冬种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种植形式,一般利用冬闲地,特别是利用棉花收获后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秆作天然支架,又可达到增收养地的目的。越冬种植一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露地越冬,次年4-5月采收。播种过早,冬前生长过旺,冬季寒潮来临时容易冻死;播种过迟,在冬前植株根系没有足够的发育,次春抽蔓迟,产量低。

  2、春季种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高温来临前收获;东北地区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种,根据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盖也可早播。春季种植生长期短,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因此要选择生长期短的耐寒品种,如赤花绢英、甜脆豌豆等,并尽量早播。

  3、秋季种植:秋季种植宜选择早熟品种,于9月初播种,11月下旬寒潮来临之前采收完毕。秋季种植生长期也短,可以通过夏季提前在遮荫棚内育苗,冬季用塑料薄膜覆盖延长生长期。

  豌豆怎么播种

  (1)轮作倒茬。豌豆连作会出现植株低,结夹少,病虫害多的现象。因此要轮作倒茬,合理的轮作倒茬方式为小麦一豌豆一小麦。

  (2)深耕整地。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坡度在15.以下的地块,在秋季前茬作物收割后,要进行机械深翻,以利于加厚耕作层,覆盖残茬,杂草及病虫。机械深翻时,应以22cm的深度连同农家肥一块翻入土壤。耕地要疏松,耕深要一致,地表要平整,为豌豆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3)选用良种,选好良种是增产的关键。应尽量选用在湟中县效果明显的草原12号、大壳豌豆等品种。同时种子应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变。播种前晒种3-5天,以提高发芽率。

  (4)配方施肥。豌豆在整个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氮磷钾肥较多,为了满足豌豆生长各种养分的需求,应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湟中地区一般应施农家肥42.5-60m2/hm2.磷酸二铵187.5-225.Okg/hm2,或普钙600kg/hm2与尿素22.5kg/hm2混合施入。如果种菜秧豆时,应施磷酸二铵93.5-112.Okg/hm2,尿素94.0kg/hm2-113kg/hm2.施肥量的大小还应根据地情,墒情及前茬的不同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

  (5)适时早播。豌豆发芽对温度和土壤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应在土壤解冻,水分充足时抢墒播种,当地温度在3-5℃、土壤解冻9-13cm时为适宜的播种期。

  (6)合理密植。豌豆的播种量每公顷应以225kg-250kg为宜。豌豆的种植密度因气候、土壤、水肥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一般应以每公顷保苗62-68万株为宜。

  (7)机具调整。播前要按照当地的农艺技术要求,对沟播机的播种量、施肥量、行距、播深进行反复调试。A,豌豆的播种量施肥量按照播种小麦的调试方法进行。B,播种深度为4-6cm.不能过深或过浅。c,沟播机行距为47cm(宽行35cm,窄行12cm)其垄宽为32cm,垄高为13cm.D,播行要端直、行距要均匀,无重播、无漏播。

  (8)分层施肥。沟播机在播种作业的同时,将化肥侧位深施于种子下方6-8cm处,让根系长在肥料带上,充分发挥肥效。

  (9)注意事项。为了保证作业质量,机具行走要平稳,行走速度要适中,以地轮30r/min为宜。播种作业中不要随意停车和倒退,转弯不宜过急。随时检查输种、输肥及机具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沟播后,不得人为损坏已形成的垄沟。

转发到: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