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茄子 丝瓜 菠菜 苋菜 豌豆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蔬菜技术 > 蔬菜技术列表 > 玉米抗旱保苗技术

技术按行业分类更多

加入蔬菜网专家库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专家指导。蔬菜网在此为您提供一个展现您一技之长,分享您成功经验的舞台。
我们将为您提供如下免费服务:为您提供个性化的专家展台,对您的技术成果、转让等信息在本栏目给予优先发布,并以固定广告形式进行重点推广,并有机会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和行业峰会。

详情垂询:0571-86712573

玉米抗旱保苗技术

蔬菜网  来源:农医生资讯 阅读数:494

  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的核心内容有:秋季整地保墒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水的抗旱播种技术和玉米苗带重镇压技术。通过以上三项技术的应用,实现春季*播种保全苗。

  一、整地保墒技术

  我省秋整地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秋翻地后直接进行耙压作业;另一种是秋季直接灭茬,然后起垄、镇压。

  1.1 秋季翻、耙、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秋翻地的时间,一般在10月末基本翻完,应抓紧有利时机进行耕翻、耙压,有冻层时不能进行作业。翻地时理想的含水量是18——22%;沙土的含水量稍大点;黏土的含水量稍小点。秋翻地要注意保证翻、耙地的质量,耕翻深度20——23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压,按种植要求的垄距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

  1.2 秋灭茬起垄、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不具备秋翻条件的情况下或没有秋翻能力的地方,可采用秋灭茬同时起垄的办法进行整地。一定保证灭茬的质量,灭茬深度10——15CM以上,灭茬后及时起垄,同时进行镇压,避免失墒。

  这两种整地方式是较常规的技术,但却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在生产中应十分重视。

  二、抗旱播种技术

  (1)上年已经秋整地并起垄达到播种状态的地块,在播种前进行垄上拖土,把干土拖去后再进行播种;

  (2)上年没有进行秋整地的地块,春季不要动土,在原垄上播种,避免失墒保不住苗;

  (3)对秋翻地块,采用机械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的技术措施,保证种子接墒出苗;

  (4)将现有的播种机的宽开沟器进行改造,改成窄开沟器,并在开沟器上安一个分土板,这样既可以减少投入,又能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三、苗带重镇压技术

  3.1 苗带重镇压的必要性

  耕翻后的土壤紧实度普遍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另外,机播之后缺乏合理的镇压,种子周围土壤架空,容易失墒。种子与土壤接触不严实,吸水发芽不整齐,甚至造成落干、芽干、缺苗。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多风,保全苗非常难,一般年份出苗率都在90%左右,严重地块缺苗甚至仅达70%;干旱年份缺苗更为严重,导致减产,甚至毁种。因此,如何防春旱、保全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各项技术措施相互配合下,通过播种后苗带重镇压即可迎刃而解。

  3.2 苗带重镇压的作用

  3.2.1 苗带镇压可使土壤紧实,形成毛细管,使下层水分向苗带运移

  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紧实度和水分,播后进行苗带重镇压可是种床紧实度适宜,使种子与周围湿土紧密接触,种子上面有一层松碎的土层覆盖。这样的种床能起到提墒、保墒、供墒作用,使种子迅速发芽,防治地表板结和土壤水分大量散失,保证苗全、苗期、苗壮。实验结果表明,苗带重镇压后可使保苗率提高10%左右,成熟期提早5d左右。

  3.2.2 苗带镇压能防止风蚀

  苗带镇压可以使苗带的土壤紧实,并在垄的两侧形成肩墙,从而避免大风对苗眼的侵袭。

  3.2.3 苗带镇压可提高地温

  由于苗带重镇压可以防止土壤风蚀、失墒,则为种子浅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实验证明,每浅播一厘米,可以使种床温度提高1℃左右。

  3.2.4 苗带镇压能够增加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重镇压后,紧实度较高的苗带,土壤表层毛细管丰富,可以促进土壤中水分不断向苗带移动,在这移动的过程中,土壤中水解性氮不断被溶解吸收,并随着向苗带集中,从而增加了苗带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层次的种床土壤中,紧实土壤中的硝态氮比疏松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增加70%以上,这对发育壮苗和促进作物后期生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3.3 苗带镇压的技术标准

  为了使土壤压实程度符合农艺要求,并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镇压作业速度一般在7——8km/h,应适当推迟镇压的时间;干旱严重的地块,应随播随镇压;播后因雨不能镇压的地块,要在地表干后及时进行镇压。

  东北地区十年九春旱,因此春播玉米一定要播种在湿土上,同时必须搞好播后苗带镇压,干旱年份要重压,有利于引墒匀墒,提高抗旱能力,促进早出苗,快出苗,播种后镇压过轻的可进行二次镇压。

转发到: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