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合作社动态 > 南充:阆中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闯出新天地

南充:阆中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闯出新天地

蔬菜网  时间:2012/3/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数:603   网友评论:11

  一场春雨催动了春耕的脚步。人勤春更早。3月25日,在阆中市彭城镇碑垭村到处是一片农忙景象。该村12组58岁的村民张正义夫妇一大早就来到地里忙着给海椒苗除草施肥。彭城镇是阆中市供销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的示范点,全镇565户,近2000名村民和公路沿线的400亩土地按照彭城中心供销社的安排,统一种植海椒。为帮助村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中心供销社专门派出农技人员下村逐户指导,还把统一采购的种子,优质有机肥和除草用的新型农药送到每户村民的田间地头。望着地里长势良好的海椒苗,张正义夫妇乐得合不拢嘴,他们说,有供销社这样周到的服务,今年的海椒一定有一个好收成。

  农民欢迎的“新货郎”

  26日下午5点,我们来到河溪镇东滩坝坎村,只见一辆大货车正准备往阆中城里送菜。车上的莴笋、韭黄飘出阵阵清香。车主叫孙志友,60岁,是该镇有名的蔬菜经纪人,村民们都亲切叫他“孙货郎”。东滩坝村一带位于嘉陵江畔,土质优良,灌溉方便,村民们都有种蔬菜的传统,是阆中市的“菜监子”。这儿盛产花菜、青椒、豇豆、西红柿等10多种时令蔬菜。前几年,原是村里庄稼医生的孙志友看到,每当蔬菜收获季节,菜农们又喜又愁。喜的是蔬菜获丰收,愁的是不能及时运出来,卖不出一个好价钱,增产增不了收。于是萌生了为菜农当经纪人的念头。2009年8月,当他了解到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苦瓜因本地市场产量过剩,造成大量积压,如不迅速销售出去,不仅会给农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其生产积极性。他几次辗转成都、绵阳、南充、广元等地多方联系客源,使积压的苦瓜在几天内销售一空。以后,他与儿子贷款买了一台小货车,将菜农的菜直接从地里收购上来,每种菜都比当地高1元或5角,每天两趟运进城里几个大超市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周边县市。仅东滩坝村4个组,孙志友每年就为村民增收100多万元。他还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致富牵线搭桥。为保证农户利益不受损失,他与农户签订合同。蔬菜成熟前就商定好收购价格,预付定金,成熟后不论赔赚全部按订价收购和包销。孙志友为民致富的真情和诚信,使他声名远播,生意也越做越大。从当初一台小货车到如今一大一小两台货车,保证居民们吃上了又鲜又好的蔬菜。

  离城20多公里远的柏垭镇,是远近闻名的产猪大镇,全镇年产生猪150万头以上。为畅通生猪销售渠道,该镇30多名卖猪经纪人在柏垭供销社的组织下,走村串户活跃在全镇上千户生猪养殖户中。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帮助养猪大户培育出“苏太”、“常太”、“PAC”牌瘦肉型生猪。该猪种在市场上每公斤比普通猪肉高0.5元,极大地调动了养猪大户的积极性。在卖猪经纪人的努力下,每年可为养猪户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

  象孙志友这样的专业农产品经纪人,在阆中就有100多人。现阆中市供销系统有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及下属分会15个,各类专业协会9家。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任由农产品经纪人担任。正是他们牵线搭桥,搞活了农村经济的“一池春水”,成为撬动农村经济的“金杠杆”。

  助农增收的“新网络”

  在二龙镇,一提起陈跃志服务“三农”的事,村民们都翘起大拇指。陈跃志原是二龙镇供销社农资门市部的主任、*庄稼医生,2003年9月因在农资服务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赵显人的接见。本世纪初,供销社改制后,下岗的陈跃志仍情系三农,用一技之长,与妻子、女儿办起了农资专销店,主要经营化肥、种子、农药、薄膜。仅化肥就有“丰登”、“富地”等10多个品种。凡前来买化肥的,他都请专人用货车送到村民家门口。他还将化肥农药的性能、使用方法打印成资料供村民参考。对远道而来一时又赶不回去的,还留下来招待吃饭。除此之外,他的店里,还备有开水、针线包、霍香正气液等。正是这样的优质服务,使陈跃志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每年销售的各种肥料就达2500吨,加上种子、农药、薄膜销售额近300万元,服务对象遍及二龙镇及周边6、7个乡镇。

  “心连心“是河溪镇供销社领办的农资专营店。2011年创办之初,有着24年供销社工作经验的社主任陈刚通过多方考察,认为绵阳市江油小西坝万家宜化肥厂生产的化肥质优价廉,效果好,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当家肥。他很快与该厂签订协议,成为该厂在阆中的总代理。在他的宣传和四处奔走下,村民们通过试用,很快认可了这种优质化肥。销售量由去年*初的几百吨发展到现在的3200吨。与其他同类肥相比,可为农民节省资金22万余元,农作物增收一成以上。河溪供销社还组建了一支农技队伍,每个乡的农技员常年深入田间检查指导,提供技术咨询,为农民丰收提供保障。河溪供销社也在为农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购置了专门的农资配送车,投入几百万元,先后建起以种植川明参为主的药材基地和养殖山羊为主的养殖基地,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供销社的根基在农村,落脚在网点。阆中供销合作社在南充市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因势利导,上引下联,以“新网工程”建设为中心,以26个社有企业和12个基层中心供销社为依托,按照“城区建超市、乡镇建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建社区综合服务社、大面积发展基层供销社网络网点”的要求,建起了以“农”字当头的龙头企业,构建了“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五大农村流通网络。将该市农村50%的经营网点纳入连锁配送体系。大力实施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连出“大手笔”: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年销售额达1.2亿元的“好邻居惠民购物城”;在工业园区建起了集交易、仓储、配送、检测、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川东北*的农资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投资450万元,与川农大科研所合作建起了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在柏垭、老观、彭城镇建起了功能齐全的商贸服务中心。现阆中已整合、建设农村流通网点1469个,其中农资网点650个、生活消费品网点285个、烟花爆竹网点316个、再生资源回收点137个,农产品收购点81个,“万村千乡工程”和“新网工程”店571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服务‘三农’,为农增收,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流通网络体系,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便宜、实用的商品。

  统筹城乡的“新路径”

  每当晨曦初露,位于阆中古城张飞南路的“好邻居”超市就开始热闹起来。特别是农产品展销区里水灵灵的时令蔬菜,色泽鲜艳的水果,又鲜又嫩的猪、牛、羊肉吸引着赶早市人们的眼球,大家笑容满面,忙不迭地选购起来。这些都是头天由农产品纪经人,在各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收购后连夜运进城的。

  “好邻居”超市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己与33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紧密型和松散型的产销对接关系。其30%的产品通过超市这个平台销售到市内外。

  位于阆中古城和新城的两个“好邻居”超市都是阆中市供销社全资控股的大型超市。它象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绿色农产品送进城市,进入城乡消费市场;又通过供销社的流通销售渠道,让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进乡进村,送到消费者手中。

  为抓好这项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的惠农惠民工程,阆中市供销社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效对接,打破农产品流通环节从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后一公里”。超市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使无公害蔬菜、皮蛋、生姜、阆苑密柚、千佛咸菜等50多个地方绿色农产品直接进入“好邻居”超市。去年直供超市的农产品就超过2000吨。这种新的对接形式使农产品从采摘到运输、分拣、包装到摆上市民的餐桌的时间由4天缩短到2天,农产品流通成本也因此降低了15%左右。即使在农产品价格上涨期间,农超对接的水果、蔬菜零售价也比农贸市场平均低10%。

  为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阆中市供销社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自力更生,抓好农超对接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彭城等乡镇建起3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年产各类蔬菜近5万吨;在方山乡雪洞村等地建起了2万亩生姜生产基地,年产生姜5万吨;在文成、沙溪等乡镇建起了5万亩的优质水果基地,年产水果10吨;在双龙镇许家桥村等地建立了禽蛋生产基地,年产鲜蛋2亿枚;在水观、沙溪等乡镇建立了养殖基地,年产生猪100万头、肉羊50万头,肉牛5万头。5个基地不仅增强了供销社“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的实力,确保超市的货源供应,还带动了6300多户农户走了致富之路,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极。

  供销社里的“新名片”

  在阆中市七里镇的黄金地段,阆中市供销社盛达经贸公司兴建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正拔地而起。该冷链配送中心占地46亩,投资4000多万元,集采购、冷藏、分装、加工配送、检测检疫、信息服务、农超对接于一体,是全省目前*座在建的冷链物流企业。与此同时,占地12.6亩,投资2000多万元的彭城镇中心供销社商贸服务中心也正在紧张施工。这是阆中市供销社在“三农”服务中,倾力打造“六位一体”供销社的生动缩影。

  为更好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阆中市供销社从该社实际出发,把事关农民生产生活的六件大事即生活资料、日用建村、农产品销售、再生资源回收、信息资询和技术培训、农机具维修紧密结合在一起,纳入基层供销社的为农服务内容。这六个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辐射各村社,在各乡镇建起了 29个社区农村综合服务社。笔者看到,各农村综合服务社有农资店、便民店、农机修理、农技推广、面粉加工房、庄稼医院、茶园、幼儿园和文化室、医疗室,凡农民需要的,应有应有。还办起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中介代理业务,是城市味十足的“村中城”。

  在完善为农服务的社会功能的同时,碑垭村社会综合服务社还针对社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全是老人和孩子的状况,大力开展帮扶活动。村民张秀英、丈夫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母亲和弱智的哥哥,去年又遭遇车祸,使她家雪上加霜。社主任张兴权多次向镇上反映她家的特殊困难,为其办理了低保。去年底,又为她家送来一头价值3000元的母猪,今年2月已产仔猪15头。每到农忙季节,服务社还主动将化肥、农药、种子送到其家中,并组织专人代耕代种。在综合服务社的帮扶下,张秀英一家走出困境,开始了新的生活,女儿也如愿上了高中。村民何多彦 ,家中只有一间草房,48岁都末成家。去年10月,综合服务社组织人力、物力、财务,帮助修起了砖房,又无偿提供种子、化肥,帮他建起大棚蔬菜,同时托人牵线,使其在今年春节期间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每提起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事,村民们都无不感激地说:“当年的供销社又回来了”。

蔬菜网编辑:superjunior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