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质优价高 东宣芦笋美名远扬(图)

质优价高 东宣芦笋美名远扬(图)

蔬菜网  时间:2011/5/23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农村报  阅读数:309   网友评论:6

  绵阳市游仙区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3年4月命名的“绿色产业示范区”。近年来,该区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以“一乡一品,集中连片”为建设目标,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目前在省内外知名的特色产业有东宣芦笋、柏林玫瑰、石马麦冬、云凤乌鱼、凤凰红萝卜、石板青梅、街子无公害蔬菜等。

  芦笋,因其氨基酸含量等优于一般蔬菜、且具有抗癌功效而被称为“蔬菜*”。在绵阳提起芦笋,大家都会想到游仙区东宣乡。近年来,该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菜篮子”工程,将芦笋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现状

  鱼泉村七成收入靠芦笋

  5月8日,记者随该乡鱼泉村村支书雍坤红走进芦笋种植基地。一棵棵十几厘米长的芦笋幼苗鲜嫩欲滴。烈日下,村民们人手一个细铁锹,纯熟地采摘新长出的芦笋,一会儿就盛满了一篮子。

  “我和老伴两个人每天从早晨6点就到地里采摘,一直要忙到下午两三点。”笋农杨支化一脸丰收的喜悦,“我种芦笋已有10多个年头了,每年从3月份开始采摘,一直要持续到7月份,每天要重复采摘、分选、出售这些过程,累是累点,但也值得。按现在的市场价计算,我种的7亩芦笋可收入近6万元。”

  “像杨支化这样的笋农全村共有200多。”雍坤红说,鱼泉村因种植芦笋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家住上了新楼房,户户过上了好日子。

  鱼泉村土地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远离工业污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然而,一度时间“种什么”却成了当地村民的一道难题。

  2001年,东宣乡邀请农技专家多次到当地进行土壤检测、气候分析后,认为当地适宜种植芦笋。于是,当地党委政府开始积极引导村民开始种植芦笋。历经几年的发展,芦笋产业初具规模,如今鱼泉村的芦笋种植面积已超过500亩。

  “我家种了3亩芦笋,今年市场行情很好,均价能卖到4元/斤,按亩产量2000斤计算,一亩就能收入8000元。”七组村民张树珍掰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正如她所说,由于效益好,该村芦笋种植收入占了村民年收入的70%以上。

  2002年,为了引导更多的村民种植芦笋,该乡积极动员鱼泉村七组村民杨国春牵头成立了芦笋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芦笋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品种更新以及后期销售等,为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我们每天将车直接开到地头,村民将芦笋采摘后,我们现场分选、收购,免去了村民搬运的功夫。”合作社社员杨支泽将芦笋分为一、二、三类,“一类芦笋*,价钱相对较高。优质芦笋还远销日本等国。”

  未来

  打造千亩芦笋产业园

  “我们已经把芦笋产业列入全乡的"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挖掘其经济价值,促进农民增收。”据东宣乡党委书记张剑介绍,在未来五年里,东宣乡将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整合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面积,拓展销售市场,通过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实施规模化经营,力争建成以鱼泉村为中心的千亩芦笋产业园,带动全乡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蔬菜网编辑:superjunior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