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蔬菜种植带动群众致富(图)
蔬菜网 时间:2019/4/28 来源:枞阳在线 阅读数:526
蔬菜

走进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汤沟镇南旺村,一排排蔬菜大棚好似一个个白馒头,镶嵌在盈盈绿色中,格外醒目。棚内的豆角、毛豆这些时令蔬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作为枞阳县交明家庭种养殖基地负责人的刘国满,正忙着清除西瓜藤上多余的枝蔓,额头上的汗流下来了都顾不得擦。
刘国满,这位在同村相邻人眼中的“小老板”,个子虽然不高,但做起事来却十分精干,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股打心底里的诚恳和朴实。
在外打拼近30年,刘国满做过瓦工、做过鞋匠、也做过不锈钢门窗生意,虽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打拼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依然心系家乡,想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5年,恰逢蔬菜市场紧俏,刘国满和妻子一商量,决定回乡做蔬菜大棚生意。说干就干,趁着春节大部分人回乡过节,刘国满挨家挨户登门拜访,表达自己想集中承包各家田地,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想法。原本还有些顾虑的他,没想到得到村民们的一致支持,这让从没种过菜的刘国满像吃了定心丸。承包了一百多亩田地后,刘国满着手以良田为中心,建成连片蔬菜大棚,种植毛豆、豇豆、玉米、西瓜和辣椒等反季节蔬菜。主要销往铜陵、安庆、池州等周边地市。
创业初期,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刘国满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为了弥补自己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不足,他主动参加各类农业培训,并多次到汤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请教专家来基地进行指导,钻研农业专业知识,建立了农机与基地、农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学习了新的知识,有了科学种植的方法,刘国满加强了管理模式之后又根据市场规律琢磨出一种创新的农产品上市方式。“像蔬菜,我们种得蔬菜都是反季节的,人家没有我们有,人家有的我们就不种了。”
蔬菜种植产业搞的风声水起,脑袋灵活的刘国满又瞅准时机,开垦了五十多亩的水面,养殖起了小龙虾和螃蟹。并利用基地间的空隙地带饲养一万只大麻鸭,构筑起了一个立体综合的养殖模式。
创业不忘富乡邻,为帮助同村贫困户脱贫增收,刘国满长期雇佣刘国付等5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在这里干活*能挣100块钱,一年能挣个五、六千元,而且还能学到不少种养殖技术,挺好。”贫困户刘国付告诉笔者。
2018年,交明种养殖基地申请成为铜陵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刘国满亲自传授种植经验,带动村民共同发展蔬菜种植,“刘总为人挺好的,我现在种了20亩豆角,他无偿的提供种植技术,教我们怎么施肥、怎么除虫,现在你看,这豆角长的都挺好的。”南旺村村民刘东伍看着自家生机盎然的豆角笑容满面。
截止目前,科普示范基地已吸引观摩学习的人员达70余批次,观摩人数达1000余人次,带动全镇新增大棚种植蔬菜400余亩。“有了这个科普示范基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合理布局来年的种植品种和数量,避免市场饱和,也方便大家交流种植技术。”刘国满告诉笔者。
2019年,刘国满计划拿出10万元用来修建通往基地的道路,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除了修路,我还准备再建一些温室大棚,种植畅销的反季节蔬菜,发展特色种养殖,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增收。”刘国满对基地的未来信心满满。
相关新闻
- 贵州部署蔬菜秋冬种生产工作
- 盆栽蔬菜扮靓昌平美丽乡村
- 北京蔬菜自给率5年提升至20%,将建“农业中关...
- 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合作恳谈会在沪举办
- 南疆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 陕西定边县瓜甜蔬菜鲜 蓄壮草药香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