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西瓜缘何走向高端市场——昌乐以西甜瓜科技博览会为媒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蔬菜网 时间:2019/4/23 来源:昌乐传媒网 阅读数:649 网友评论:2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4月,昌乐大地已是瓜果飘香。不到一个月,昌乐将迎来2019中国(昌乐)西甜瓜科技博览会。目前,西瓜培育、招商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近日,记者来到昌乐西瓜科技示范园,一栋栋温室大棚蔚为壮观。“住”的是阳光房、“吹”的是自动化“空调”、“睡”的是尼龙绳“吊床”、“吃”的是有机肥,享受着“品质生活”,数百个品种的西瓜正陆续进入成熟期。
县农业农村局西瓜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带着喜悦的心情奔走其间,细心检测西瓜品质,选瓜、采瓜、挑瓜……多个品种的西瓜随机抽样,并现场测量糖度。西瓜研究所副所长赵平熟练地挑出一个西瓜,切取中心的果肉,将果汁滴在糖度检测仪的测量池。“你们看,现在糖度已经达到了14.7度左右。早期设施西瓜因受天气和气温影响,进入成熟期后中心糖度一般在12、13度左右,我们示范园的西瓜糖度达到14度以上,可以说品质非常不错了。”赵平告诉记者。
西瓜的高品质,靠的是标准化这把“量尺”。西瓜科技示范园内种植的西瓜,从前期选种、育苗、栽植,到种植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施肥,再到成熟前的浇水、昼夜温差控制等,全程按照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西瓜研究所所长康振友介绍,“2019中国(昌乐)西甜瓜科技博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昌乐西瓜科技示范园举办。前期,我们面向全国征集优良品种,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50多位育种专家提供的500多个新品种,并进行了统一育苗、标准化管理。无论是红瓤的、黄瓤的,还是小型无籽,这些品种在国内外都是*先进的,将在博览会上集中展示。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标准化种植,多施有机肥,根据生长特性尽量少浇水,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在温湿度控制上,全部采用智能化;接近成熟期时,尽量加大昼夜温差,增加糖分积累,提高西瓜品质。”
如今,昌乐县正通过举办西甜瓜科技博览会和西瓜科技示范园的科技示范,让标准化种植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由于瓜农过于追求产量,缺乏提高西瓜品质的意识和动力,品牌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种出的西瓜多数是‘大路货’,也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昌乐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康振友表示,“如今,我县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激发了昌乐西瓜产业发展的新活力,昌乐西瓜品牌价值在全国一直是遥遥领先,2018年已达到37.18亿元。但是,我县的农业产品品牌一直是短板,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
创新,无疑是突破“瓶颈”、补齐“短板”的重要途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许勇曾指出,“昌乐,是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西甜瓜生产*的产区,这个产区代表了我国保护地西甜瓜产区生产的方向,不管是规模、效益还是生产技术水平,都代表了全国的*水平。如果新品种在昌乐试验成功,那么它就完全可以在全国进行示范推广。”
为把西瓜产业发展的重心转到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上来,昌乐按照“标准化筑基、*化生产、品牌化增效”的思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奖励扶持、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品牌创建等措施,激发西瓜产业发展新活力;并成立全省*西瓜院士工作站、中创设施西甜瓜研发中心,引进云天化·中国农大“科技小院”,作为连接农户、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纽带,统筹科研人才力量,推动西瓜产业向高端优质、全链条产业等方向延伸,实现高层次、高质量、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示范园为龙头,组建全县的西甜瓜产业联盟,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商标、统一包装销售,做大做强昌乐西瓜的企业产品品牌。”康振友表示,将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昌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全国瓜农搭建一个实用高效的对接平台,把昌乐打造成全国西甜瓜产业的“硅谷”。
“2019中国(昌乐)西甜瓜科技博览会,我们将延续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办展思路,举办西(甜)瓜新品种展示会、中国‘好西(甜)瓜’擂台赛、西(甜)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十几项主题活动,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增强昌乐西瓜的品牌传播力,提升昌乐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军清表示,“同时,拓展以‘昌乐西瓜’为代表的‘昌乐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新格局,有效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更加深入,带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