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滦州市小马庄镇:“小黄瓜”拓宽农业振兴路

滦州市小马庄镇:“小黄瓜”拓宽农业振兴路

蔬菜网  时间:2019/4/19  来源:农博网  阅读数:481   网友评论:1

  随着滦州市小马庄镇西晒甲坨村郎红棚菜专业合作社送走*车黄瓜,今年该镇春季黄瓜便拉开了收获大幕。这批黄瓜从秧苗培育到移栽培土,从日常管护到摘果售出,一条龙的程序均实现了本地化,广大农户不用东奔西跑,坐在自家地里赚大钱的种植经营模式已经形成。据了解,这些黄瓜远销北京、东北等地,当日预计售出5万公斤,按以往经验,高峰时期日销量可达15万公斤。

  育苗基地适时落地 秧苗选购全程无忧

  早春时节,占地近40亩的郎红育苗基地,人车不断、秧苗翠绿、生机勃勃。一盘盘茁壮的黄瓜秧苗整齐地摆在平台上,叶片修剪、除菌喷雾、温度调节,清点、装箱、推车、装货,近100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郎红育苗基地建成投产后,培育的*批秧苗,品种是经过多地考察*终选定的“田骄八号”等4个品种,适宜该镇气候土壤条件。郎红育苗基地,前身是郎红棚菜专业合作社。2018年,根据几十年的采销蔬菜经验、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周边农户的急切期盼,合作社负责人郎红毅然转到产业链前端:改造大棚建育苗基地。育苗基地的建成,填补了该市育苗的空白,可为周边村镇甚至县市提供优质种苗,极大地节约了种植户的种植成本。除此,郎红育苗基地在秧苗生长期可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农户们丝毫不用担心成长期出现任何问题。黄瓜成熟后,郎红基地继续做好采销一环,农户新鲜采摘的黄瓜运到基地大棚,基地分拣后直接装车售出。秧苗采购、生长期管护技术、黄瓜销售的前中末端“一站式”服务,让该镇黄瓜种植户们完全可以心无旁骛种黄瓜、足不出户赚钞票。

  解决农村闲散劳力 小黄瓜带动大就业

  小马庄镇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农业大镇,镇域内除一家小型化肥厂外,没有一家工业企业,但这并不影响全镇人口就业和增收致富,棚菜种植不仅仅为本地农户带来广阔的就业渠道,更为周边镇村闲散劳力带来全年不断的岗位。以黄瓜种植为例,郎红育苗基地从去年11月开始着手培育秧苗,育苗、管控、修剪、订单外销等等,需要大批劳动力,据基地负责人郎红介绍,整批秧苗培育,每天至少需要七八十人同时劳作,有时甚至多达200人。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镇黄瓜棚菜约3500亩,每个大棚从移栽、浇水到采摘等工作,大概需要7到10人,光秧苗移栽一项工作将为周边镇村村民带来3000个就业岗位。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中,妇女占九成以上。因此,该镇黄瓜种植产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女性劳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小马庄镇黄瓜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收购、运输、育苗、农资、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发展繁荣,还聚集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辐射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规范意识逐渐增强 小农品对接大市场

  该镇黄瓜种植历史久远,随着全镇以打造“绿色农品、高端农品、品牌农品”为特色的“京津唐菜篮子生产基地”目标不断推进,该镇黄瓜种植销售逐步走向规范。该镇利用政府影响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定期组织镇内合作社经理人技术培训或外出考察,千方百计开拓合作社经理人的视野,进而提高小农户产品意识、安全意识、分级意识、品牌意识,*终真正将辛苦培育种植的农产品卖出理想的价格。规范化的种植、稳定的市场、叫得响的品牌不仅让该镇黄瓜产量得到了不断提高,而且直接提高了黄瓜的附加值。近年来,包括黄瓜、西红柿、萝卜等多种农产品蔬菜在内的郎红瓜菜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农品成熟采摘后大部分直接销往京津唐和东三省等地的高端市场,且常常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景象。2015年,北京二商集团在该镇挂牌成立了2000亩的蔬菜供应基地。目前,以黄瓜、西红柿等为特色的棚菜种植已经成为全镇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百姓增收致富。

  小黄瓜带来大产业,小农品唱出致富戏。随着小马庄镇现代农业强镇蓝图的不断落地,传统纯农业镇的农业振兴转型之路也越走越宽。

蔬菜网编辑:agronetgll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