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天津:小萝卜孕育致富大产业(图)

天津:小萝卜孕育致富大产业(图)

蔬菜网  时间:2019/1/28  来源:新华网  阅读数:392   网友评论:4

萝卜

  隆冬时节,从104国道经过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车主们往往都会放慢车速,将目光投向道路两旁成箱堆砌的萝卜和硕大的萝卜广告牌,有的人则干脆停下车一探究竟。吸引他们注意的正是当地特色农产品沙窝萝卜。

  在路人眼里,这萝卜吃起来甜辣适口、水分充足,堪比水果。可在辛口镇小沙窝村村民郭芝振看来,“它可是让我们不少人过上好日子的宝贝。”

  沙窝萝卜因原产自小沙窝村一带而得名,这里的蒙金土上沙下粘,在运河水的滋润下,产出的萝卜又脆又甜,有着“赛鸭梨”的美誉。但在上百年的种植历史中,郭芝振所说的“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郭芝振是远近闻名的萝卜大户。他创办的合作社2018年卖出100多万斤沙窝萝卜,总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今年还会卖更多。”郭芝振望着自家大棚里绿油油的一片难掩喜悦之情。

  同样是绿油油的一片,2005年地里的情景却让他高兴不起来,那时村里80%的大棚都种萝卜,“东西都一样,就销往周边,整天发愁怎么卖出去。”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两年,郭芝振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单打独斗,必须‘抱团取暖’,要在提升萝卜品质和开拓销路上下功夫。”

  2007年,郭芝振联合7位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统一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模式。同时,在周边区域已经“消化”不了村里的萝卜产量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个新点子:在博客上卖萝卜。

  “我把萝卜选籽、种植、出棚和鉴别的照片都发到了博客上,还留了联系方式。”就这样郭芝振用“一指禅”把萝卜敲上网,还意外地等到了订单,从此一发不可收。

  萝卜畅销,合作社壮大,到现在合作社已吸引50多户农民加入,总计承包了200多亩地,他们实行标准化生产并建立起销售中心。

  合作社的老社员李庆三说:“在合作社,我只需要把萝卜种好,销售不用操心,一年下来,能赚十几万,年底还拿分红。”

  2016年,郭芝振还率先在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的萝卜。参与技术指导的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专家刘晓晖介绍,每年研究所会组织专家到村里与农户沟通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免费进行种植指导。

  “国家重视我们农业生产,建设大棚的资金政府替我们出了大部分,种萝卜还有育苗补贴,一亩地能节省两三千元。”郭芝振说。

  如今小沙窝村一共有农业合作社32家,覆盖了近半数的农户。“各级党委政府下大力气帮我们做宣传,根本不愁卖。”小沙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元洪告诉记者,今年萝卜价格每斤大约涨了两元,算下来村里人均增收近8千元。

  当地镇政府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做足了功课。辛口镇积极推进沙窝萝卜绿色、有机认证,成立产销协会,使沙窝萝卜的专业化种植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忙碌的郭芝振已经年过半百,可他并没有打算停下脚步。“现在国家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上也在下功夫规划建设‘沙窝萝卜特色小镇’,以后萝卜产业肯定还会壮大。”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将来要把合作社的土地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建设大棚,搞机械化种植,还要发展旅游观光和采摘项目。

蔬菜网编辑:agronetlouchaochang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