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让高山蔬菜走向世界
蔬菜网 时间:2018/12/10 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阅读数:513
太白县,是陕西省海拔*的县,被誉为“陕西的青藏高原”。和关中其他县区相比,这里山大沟深。
然而,正是这个只有5万多人口的山区县,种植出了28大类390余种蔬菜。这些蔬菜畅销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太白县也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称号。
12月初的太白县,冷风刺骨。咀头镇塘口村的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1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里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负责人闻杰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温室,该园区目前已建成64栋,此外还有28座大棚。园区以生产越冬、越夏双反蔬菜为主,拥有年产55万公斤高山蔬菜的生产能力。产品供不应求。“园区自2014年建成后,集新品种示范种植与推广为一体,采用先进的设施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太白县冬无蔬菜的历史。”
据太白县农业局局长赵志强介绍:“太白县工业少,是个典型的农业县。这里的耕地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带,并不适合种粮食。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种植蔬菜的亩产效益更高,群众自然就选择种植高山蔬菜。”
如今,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太白县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具特色、*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太白县,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与经营。
独特的高山气候和良好的生态优势,让太白县产出的高山蔬菜叶片厚、含水量大、口感脆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截至目前,太白县种植蔬菜10.2万亩,总产量46万吨,总产值达4.8亿元,仅靠蔬菜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就达1.1万元。
鲜嫩翠绿的生菜、饱满水灵的冰菜……这些新鲜的蔬菜从秦岭深处的太白县通过冷藏车运输到香港,只需48个小时。
今年7月,在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供港蔬菜基地,随着满载蔬菜的运输车缓缓驶出,太白县*台供港蔬菜冷藏汽运*直达香港。这标志着太白县供港蔬菜又迈向了新的历史征程。
一个地处秦岭腹地的小县,为何能得到质量标准严格的香港蔬菜市场青睐?据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介绍,这得益于合作社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智慧农业体系,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种植,并完善蔬菜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
“种啥菜,合作社会提前通知;田间管理的方法技术,合作社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合作社统一收购蔬菜,因此我们不愁销路。现在,高端特色蔬菜成了我们种植的重点。”咀头镇村民王凤岐对记者说。
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太白县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太白县17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和欧盟、美国有机蔬菜认证;“太白山”“雪太”“蓁绿”等被认定为陕西省着名商标。
据了解,以前陕西省商品出口中,蔬菜出口仅占据较小份额,保鲜蔬菜的出口更是几乎为零。太白高山蔬菜成功实现出口后,填补了我省保鲜蔬菜出口的空白。
现在的太白县,除蔬菜产业“一枝独大”外,还形成以蔬菜产业为主导,莓类、冰葡萄、食用菌和中蜂四大产业为辅的特色产业体系,支撑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壮大。
走进太白县,建立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础上的绿色经济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在桃川镇,户太冰葡萄种植研究基地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利用太白县的生态资源优势,*在全国大面积种植户太葡萄新品种9号和10号,建成后预计年加工冰酒1000吨、红葡萄酒2000吨。这将使我国冰酒产业超越加拿大等国家,使户太冰葡萄种植研究基地成为全球单体*的优质冰酒生产基地。
在太白县海升现代莓类示范园,园区负责人张军伟说:“今年示范园的草莓亩均年产值达到18万元,销售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
太白县委书记田来锁说:“我们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主攻生态旅游,发展绿色产业,壮大绿色经济,打造增绿添彩、山清水秀的绿色空间。”
据悉,太白县将依托海升现代莓类示范园,扩大蓝莓、草莓、树莓等莓类产业规模,打造“中国蓝莓之都”;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强力推进中医药养生示范基地、综合性现代化中药材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打响“秦岭太白药谷”品牌;壮大林下经济,开发林果、林菌、林药、林菜等名优新特农产品;延伸冷链、包装、加工等关联产业,构建“互联网+”产业模式,让太白县优质特色产品畅销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新闻
- 贵州部署蔬菜秋冬种生产工作
- 盆栽蔬菜扮靓昌平美丽乡村
- 北京蔬菜自给率5年提升至20%,将建“农业中关...
- 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合作恳谈会在沪举办
- 南疆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 陕西定边县瓜甜蔬菜鲜 蓄壮草药香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