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菌行业迅猛发展 企业需实现智能化突围新跨越
蔬菜网 时间:2018/11/26 来源:中国食品网 阅读数:437 网友评论:1
食用菌产业具有循环、高效、生态的内在特点,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国民健康,是*扶贫的新抓手、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一带一路实施的新方向,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2516.38亿元,发展成效显着。
截止到目前,我国食用菌产量仍在持续增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良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反之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行业的现状:市场竞争白刃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水平较低、产品总体供过于求、生产升本节节攀升、技术研发相对落后、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不足、环保政策趋紧、品牌价值影响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企业如何在食用菌行业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实现智能化突围新跨越,找到企业长久的生存之道,才是我国食用菌行业未来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此,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表示,在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企业要以现代农业和大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从四个方面入手:更新换代设备、优化升级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细分产品渠道。
在食用菌行业深耕11年的奥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食用菌行业变化的见证者之一,在产品的栽培、研发、海内外市场、品牌建设上从未停止过创新和研发,从一般企业角度来讲,内部市场更容易推广,而国外市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会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奥吉特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上始终抢先一步,于2008年开始从美国进口有机菌种,生产有机褐菇,远销欧洲、日韩、港澳等国际化都市;2017获得“洋松茸”品牌31类商标注册证,2018年5月,洋松茸品牌实现了以连锁商超、连锁餐饮、电商平台为三大主销售渠道的战略布局,产业遍布全国各地。
在现今食用菌行业同质化严重、创新水平较低、技术研发相对落后、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不足、环保政策趋紧等问题下,洋松茸品牌引进美国有机菌种,荷兰先进设备,创新研发生产品类新颖的洋松茸刺身褐菇,在奥吉特智创的“菌菇别墅”中精心培育,采用易取、价格低廉的生产原料,使用完毕后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经济利益,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美味、营养、健康”仍是消费者对食品的基本需求,洋松茸刺身褐菇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元素、多膳食纤维等优点,更兼有荤素之长,经常使用可美容养颜、促进骨骼健康、增进免疫系统、降低患癌风险、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当下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健康养生食材。
食用菌制品的进步,无疑是对人类健康的一大贡献,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引导下,洋松茸品牌将以文化和科研创新为两翼,以产品质量不断升级和品牌建设为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化的中国菌菇品牌形象,让中国食用菌产品走向世界,创新未来。
相关新闻
- 昭通鲁甸县建食用菌基地助贫困户增收(图)
- 贵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图)
- 新乡:小小食用菌撬动特色大产业
- 贵州:食用菌铺就致富新路子(图)
- 西藏:种植食用菌助力脱贫(图)
- 贵州省食用菌专班到镇宁调研(图)
新闻关键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