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中国农科院:麻类副产物栽培食用菌效果好

中国农科院:麻类副产物栽培食用菌效果好

蔬菜网  时间:2018/11/15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阅读数:431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通过梯次开发,榆黄蘑菌渣二次发酵后制成脱色剂效果好,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后形成抗氧化、美白生物活性高的化妆品原料。

  长期以来,麻类作为传统的纤维原料作物,占生物量约85%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麻类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利用麻类副产品做栽培基料,可有效促进麻类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真姬菇等珍稀食用菌,与未加入麻类副产物培养基相比,栽培周期缩短11%-21%,栽培生物学效率可达70%左右,高于棉籽壳栽培效率50%左右,栽培产品以羊肚菌为例,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1.4%,脂肪含量降低了2.4倍。*发现麻类副产品培养基能提高木质素降解酶蛋白表达水平与酶活性,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为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提高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梯次开发,榆黄蘑菌渣再次利用,做成脱色剂,与市售脱色剂相比,效果相当,但成本低,得到*后的脱色液进行刚果红和靛蓝脱色,脱色率分别达到59.66%和50.07%;研究还发现,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后制成的灵芝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美白活性,研究形成化妆品级灵芝发酵液生产模式,降低对灵芝子实体的依赖程度和化妆品功效原料成本,促进灵芝产业和化妆品产业的发展。

  2014年以来,在院科技创新工程、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麻类所农产品加工微生物遗传改良与应用创新团队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通过食用菌品种筛选、栽培技术优化和基质降解机制研究,确定了麻类副产品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秀珍菇、真姬菇、猴头菇食药用菌及其梯次利用的技术参数。同时,分析了灵芝子实体与菌丝体发酵液的活性物质特性,研创了灵芝菌丝发酵液生产化妆品原料新工艺。

蔬菜网编辑:agronetlouchaochang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