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关岭凉井村:“生姜+黄豆”双产业助农脱贫
蔬菜网 时间:2018/10/26 来源:安顺日报 阅读数:483 网友评论:1
贵州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凉井村,共有1214户5017人,其中贫困人口120户425人。近年来,凉井村大力鼓励农户发展生姜产业,家家户户住进了两层高的楼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以说是一个“小康村”。
“今年,村里的生姜又丰产了。”近日,记者来到凉井村,村支书黄昌勇一提到这事,就笑着说:“凉井村今年共种植了620亩生姜,主要是120户农户自己种植的,合作社并没有参与。目前,村里的生姜平均亩产在5000斤以上,平均收购价达到每斤1.5元,年产值能达400余万元。看见市场价格稳定,村民们都有钱赚,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据黄昌勇介绍,凉井村的农户大规模发展生姜产业,还是一个偶然。一开始是由外来商家流转土地进行生姜种植,并请当地农户到地里务工,农户们看到生姜产量高,效益好,在务工的同时也掌握了种植技术,便开始自己发展生姜产业。
村里的种植能手严爱林夫妇,原来在浙江打工,为了照顾孩子返乡发展生姜产业。今年回到家乡的严爱林就种植了近60亩的生姜,因其管护细心,生姜产量和品质在村里也是名列前茅。提到今年的收成,严爱林脸上挂满了笑容,他告诉记者:“今年种的60亩生姜,因为受到前段时间的水灾影响,导致小部分产量跟不上。但有30多亩亩产能达到8000斤,而且品质很好,批发价能卖1.8元一斤。如果不受水灾的影响,今年要有近40万元的纯利润,现在也有20多万元的纯利润,比在外务工强多了。”因为自家的生姜大丰收,严爱林夫妇平时都要请村中条件相对困难的村民来地里务工,每天要请6个人,每人每天65元。
当天,关岭自治县供销社主任钱军恰好带着贵阳的收购商到村里收购生姜。钱军告诉记者:“农户们大丰收,我们就要解决其销售问题,保障农户们的利益。”据钱军介绍,关岭自治县供销社得知关岭地区生姜丰产,便积极对接贵阳供销马车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关岭生姜产业解决渠道销路。
公司经理潘应庭告诉记者:“在关岭地区已经一个多月了,目前一共收购生姜600吨,平均价格为1.5元每斤。公司在全国各地进行生姜收购,在贵州范围内,关岭的生姜品质是*的。”
在产业上,凉井村除了农户自种的生姜外,还与省农科院达成了合作协议。省农科院通过县农业局的推荐,合理利用凉井村的休耕地,实验培育200亩黄豆,既能保证土地的修生养息,又能为村合作社提供一定的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向合作社提供种子及肥料,合作社负责进行种植管护,收成后省农科院将以每斤3.5元的价格回收黄豆。
据黄昌勇介绍,凉井村的200亩实验黄豆田,每亩能产200斤,年产值近20万元。与此同时,凉井村合作社又利用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发展了150亩工业辣椒,待产生效益后,按照“127模式”进行分红,即贫困户占盈利的70%,合作社占20%,村集体占10%。
相关新闻
- 提质又增效 来凤生姜卖得俏
- 济南:“莱芜生姜仍然是*”(图)
- 国际市场需求带动缅甸生姜大幅出口
- 广西高龙乡:种植生姜让上千群众脱贫致富
- 广西高龙乡:种植生姜让上千群众脱贫致富(图)
- 广西田林:生姜丰收姜农乐(图)
新闻关键字: 生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