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揭示油菜产量性状调控新机制
蔬菜网 时间:2018/9/19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阅读数:427 网友评论:1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汉中院士带领科研人员揭示了油菜种子重量的母体调控新机制,为油菜产量性状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和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种子重量是油菜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前人对植物种子重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本身,如种胚和胚乳,而母体植株如何影响种子的重量尚不清楚。为此,该团队研究人员从油菜核心种质中挑选代表性的极端大粒和极端小粒品系进行遗传分析,*发现母体基因型对油菜种子重量贡献率高达93%,占主导地位。这一现象颠覆了过去的潜在认知。在此基础上,团队利用极端大粒、极端小粒品系从遗传、形态、细胞、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这些油菜品系携带有两个控制角果皮(母体器官)长度的主效基因位点,它们通过调控下游角果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角果长度及其光合作用面积,进而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及转运储存,*终影响种子填充、大小和重量。
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光合产物主要来自于叶片,而在油菜中角果皮则是后期光合产物和种子填充以及重量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研究开辟了植物种子重量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这是王汉中院士团队自2012年报道油菜角果皮光合速率以母体效应方式调控种子含油量以来的又一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和完善了植物主要种子性状的母体调控理论。
相关新闻
- 今年秋冬种基本结束 冬小麦、冬油菜生产面积稳定
- 2019年重庆冬油菜生产呈现四高亮点
- 11月湖南抓紧蔬菜油菜移栽作业
- 菜价环比上涨 油菜领涨 专家:与寿光受灾无关...
- 湖北油菜面积和产量呈恢复性增长
- 湖北油菜面积和产量呈恢复性增长 有力保障了...
新闻关键字: 油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