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郸城县:“黑皮冬瓜之乡”唱响四季歌
蔬菜网 时间:2018/8/16 来源:魅力中国网 阅读数:524 网友评论:1
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钱店镇后胡村的一块冬瓜园里,只见郁郁葱葱的瓜架下,一个个冬瓜乌黑发亮、煞是喜人。今年62岁的胡乐然正在浇水,看着长势喜人的冬瓜,胡乐然满脸笑容。“我今年种了3亩春冬瓜,4亩麦茬冬瓜,春冬瓜现在已经长到10来斤重,再过几天就能卖了!”
郸城县素有“中国黑皮冬瓜之乡”的美誉,这里盛产的黑皮冬瓜,表皮光滑浅棱沟,肉质致密品质优,全国闻名。近年来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今年已经突破3万亩。
胡乐然是村里的贫困户,瓜苗、农药、化肥和搭瓜架的竹竿是村干部担保赊来的,乡里又专门指定技术员对他一对一辅导。找到了致富途径的胡乐然干劲倍增,天天泡在冬瓜地里。“想脱贫,光指望政府不中,关键是自己拼命干,今年我的瓜长势不错,怎么着也能有2万元收入吧。”谈起未来的生活,胡乐然满怀憧憬。
郸城县贫困户还采取入股分红、劳务入股等形式种植冬瓜。后胡村村民胡天海因孩子上大学,家庭入不敷出致贫。后来在乡里的指导下,用土地入股冬瓜种植合作社,他掰着指头算,家里有3亩土地,每年收入1800元,自己在合作社当种植户,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分红,每年2万多元的收入十拿九稳。“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按月结,我也成了上班族!”如今,孩子大学的学费有了着落,胡天海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在郸城,像胡乐然、胡天海一样靠黑皮冬瓜致富的贫困户比比皆是。当地种植大户徐公林有着更高的收入,他从开始的七八亩发展到现在100多亩的种植规模。“我自己种冬瓜,自己联系买家,平时组织40多位贫困人员来打工,2个儿子也从外地回来负责卖冬瓜,一年下来挣个100多万元没啥问题。”徐公林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微信聊天记录:苏州吴老板、广东郑老板……徐公林的老顾客们在为一个月后收购大战提前热身。
村民胡天芳热衷于做冬瓜“经纪人”。他年过六旬,但有着13年从业经验,“每年从我手里卖出去的黑皮冬瓜有200多车,每车5万斤,一个冬瓜季就有1000多万斤。”提起自己的销售业绩,胡天芳很骄傲。每斤冬瓜胡天芳抽取佣金2分钱,算下来一年有20多万元收入,“做经纪人不仅自己能致富,还能带动大家都致富”。
“秋冬季卖冬瓜,夏季卖竹竿,春季卖种子传技术,一年四季挣钱都不闲着。”身为冬瓜合作社理事的胡乐鑫有着自己的生意经。胡乐鑫从部队复员后,看到家乡黑皮冬瓜的商机,回乡创办了冬瓜合作社。到了冬瓜收货的季节,合作社的成员在家里利用电脑紧盯各地市场行情,哪里缺货就往哪里送,今年的冬瓜还没有上市,合作社就接到了来自北京、天津、陕西等省市明年的订单。对此,合作社决定大规模发展新瓜农,明年准备种植3000亩。
“2000公里以内的城市,我们的冬瓜都能覆盖。如今,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和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河南省郸城县的黑皮冬瓜*受欢迎。我们依托黑皮冬瓜特色种植优势,强化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助力*脱贫。对愿意发展黑皮冬瓜种植的贫困户,免费供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做好群众稳定增收的大文章。”钱店镇党委书记张波说。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们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黑皮冬瓜已成为带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致富瓜。”郸城县县长李全林说。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