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11件“沙头西瓜”将申报地理标志商标
蔬菜网 时间:2018/7/4 来源:扬州网 阅读数:470 网友评论:1
近日,扬州召开大力培育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1件,拥有量在江苏省位居第7位。此外,“沙头西瓜”今年将正式申报地理标志产品。
共11件地理标志商标
“沙头西瓜”今年正式申报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1件,分别为“宝应荷藕”“泾河西瓜”“广洋湖青虾”“鲁垛乱针绣”“高邮鸭蛋”“界首茶干”“高邮湖大闸蟹”(2件)“高邮湖龙虾”“沙头绿壳鸡蛋”“扬州漆器”,拥有量在全省列第7位。
“经过几年的努力,扬州地理标志商标新增9件,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市工商局局长胡春风介绍,如“界首茶干”不仅是可消闲果腹的食品和药用补品,更传承了250年的“独门手艺”;“高邮湖大闸蟹”早在北宋年间就已是皇家贡品,与阳澄湖、固城湖蟹列为一等蟹;“高邮湖龙虾”“宝应荷藕”“泾河西瓜”“广洋湖青虾”“沙头绿壳鸡蛋”不仅品味独特,更是绿色健康食品的代表;“鲁垛乱针绣”“扬州漆器”作为特色工艺品,蕴藏着深厚的扬州文化和精致的工匠精神。
记者还获悉, 2016年,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在全国378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高邮鸭蛋”“宝应荷藕”分列第25位、第75位,品牌价值分别达40.76亿、19.71亿元。“高邮鸭蛋”在今年5月10日全省“中国品牌日”活动中,还荣获“2017江苏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扬州已对“高邮湖青虾”“高邮湖白虾”“高邮湖银鱼”等7类高邮湖水产品申报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而市民爱吃的“沙头西瓜”也将正式申报地理标志产品。
商标异地维权难
“高邮鸭蛋”商标屡被冒用
一系列成绩取得的同时,扬州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发展也存在着不足。胡春风表示,近年来,市工商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均会发现两大棘手难题。
首先是商标异地维权难。一些外地企业纷纷冒用“高邮鸭蛋”商标,这些侵权企业大多是小作坊隐蔽式生产或小超市、小店铺零售,执法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有效破解执法难题;其次是商标恶意抢注。扬州“邵伯龙虾”与淮安“盱眙龙虾”一起起步,淮安通过注册“盱眙龙虾”地理标志商标,有效整合区域龙虾经营者,目前产值超百亿、从业人员超10万人。而“邵伯龙虾”由于商标恶意抢注,龙虾产业经营处于松散状态,教训深刻。
“扬州要继续开展地理标志商标专项执法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地理标志商标异地执法维权有效机制。”胡春风表示,除此之外,扬州还应全面推行“地理标志商标+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及商标、标准、包装、经营、监管“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到统一、规范、有序管理。
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
后年绿色农产品占比达55%以上
推进会上,市农委主任马顺圣针对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品牌创建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是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扬州将按照“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要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启动实施绿色优质农产品“31113”建设工程。到2020年,在全市建设300万亩优质粮油种植基地、100万亩绿色园艺种植基地、10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100万头优质生猪养殖基地和3000万只特色家禽养殖基地,有效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其次,以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园艺作物标准园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引导各地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示范场(企业、合作社),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按标生产。到2020年,全市新创建20家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标准园。
*后,加快发展“三品一标”优质安全农产品。到2020年,全市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100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到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55%以上。
相关新闻
- 中伏合肥菜价上涨明显 西瓜、葡萄占水果市场...
- 甘肃民勤让西瓜物以“硒” 为贵 夏日“新宠”...
- 贵州紫云:西瓜大棚农事忙 致富增收新希望(图)
- 新疆和静县晚熟西瓜成致富“新宠”(图)
- 新疆:棉花地里种西瓜 村民心里乐开花
- 甘肃:西瓜有了“证” 身价也倍增
新闻关键字: 西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