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百胜:从“一瓜独秀”到四季蔬果飘香
蔬菜网 时间:2018/6/29 来源:重庆农村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422 网友评论:1
又到了大口大口吃西瓜的季节。说起涪陵哪里的西瓜好,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丛林西瓜”。从“一瓜独秀”到四季蔬果飘香……近年来,涪陵区百胜镇桂花村从一个“西瓜”起步,不断在土地里玩花样,让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桂花村位于百胜镇丛林片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长出来的西瓜有着独特的品质,口感清甜化渣且瓜内形成独特的晶体状颗粒,因而得名。
调整产业结构
土地里玩花样
西瓜只是夏天才有,仅靠这一项产业显然是不够的。如何才能将土地合理利用起来?桂花村村支两委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各村小组因地制宜,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发展产业,并以“1+10+100”(即1名党员带动10名村民,1名村民带动10名村民)模式,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扩展思路,发展产业,寻求致富之路;另一方面,引导和协助村民成立种养殖协会或合作社,发展小微企业。
张永发是桂花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桂花园的老板。桂花园是一个集农业观光、生态垂钓、果品采摘、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园,是桂花村*规模的休闲观光园。这个季节该园水果林的桃子、草莓、西瓜相继成熟,一到周末,前来采摘水果、吃农家饭的客人络绎不绝。
今年54岁的张永林是桂花村三组村民,因病致贫,他家是2014年的建卡贫困户,是村里调整产业结构工作中,张永发要带动帮扶的贫困户。
“村上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你要抓住这个机会,争取早日脱贫。”张永发来到张永林家,向他介绍村里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他家的情况,建议他将在外打工的亲戚家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植桃子树和李子树,发展绿色产业过上幸福生活。
张永林和家人采纳了张永发的建议,流转土地10亩,种上了桃子树和李子树,并在此基础上,搞起了养殖,年出栏100头肥猪。2016年,张永林家成功脱贫。
“多亏了张书记,他三天两头就往我家跑,来了解果树的种植情况,手把手教我种养殖技术。”张永林兴奋地说,今年他家的桃子和李子试挂果,这段时间天天都有客人前来他家采摘桃子和李子,水果销售收入25000元没问题。
像张永林这样,在村党员、干部的帮扶下,通过努力,全村25户贫困户,已有22户脱贫,另外3户计划在2020年全部脱贫。
现在的桂花村,村民们除了种植西瓜,还结合自身实际,搞起了多规模种养殖。村上先后成立了涪陵区丛林西瓜技术协会、涪陵区丛林蔬菜瓜果合作社、涪陵区水洞口养鱼合作社、涪陵区山源食用菌合作社和新垦农业股份合作社等,小微企业已有60家,主要出产丛林西瓜、蜜本南瓜等无公害绿色产品。目前,全村年种植丛林西瓜1000余亩、蜜本南瓜2000亩、脆桃8000余株、脆李30000株、中药材白芨50余亩,早熟青菜头种植实现全覆盖,使村民的土地得到了*限度的利用。
整治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在做好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村里还加大了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村上与农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让村民知晓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制定了垃圾分类培训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对村民进行集中培训;成立了村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责任,村委会还聘请了垃圾清运工,负责清运车辆及保洁工具的管理;村委会还与6个村民小组长签订了保洁协议,确定村民小组长为辖区保洁员,制定了保洁员职责。全村现配备垃圾箱体6个、发放分类垃圾桶70个,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全村村民都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村里今后的发展,桂花村党支部书记张洪伟介绍,桂花村将在原有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制定好村规划,将桂花村一、三、四组定为产业园,分别规划水产养殖园、四季水果园、赏花观光带、民宿餐饮区和电商产业区;在桂花村二组,致力发展白芨、百合、黄精、金银花等中药材,林下养殖土鸡,原生态土蜂蜜等特色产业;桂花五组,侧重打造食用菌种植、脆李园、避暑庄园;桂花村六组,以现有的100亩楠竹园着手,发展竹笋业,竹筒酒、竹编工艺等,让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各自的特色产业,让桂花村越来越美丽,村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相关新闻
- 辽宁诚禾农业“鸿遍天下” 甜王西瓜,好吃又...
- 中伏合肥菜价上涨明显 西瓜、葡萄占水果市场...
- 荆州:西瓜结出“致富果”
- 首届新疆昌吉西瓜节开幕(图)
- 江苏:绿野仙踪西瓜文化节开幕(图)
- 贵州:西瓜田里“种”出致富路(图)
新闻关键字: 西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