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北京庞各庄:专注三十载做强做大“一个西瓜”

北京庞各庄:专注三十载做强做大“一个西瓜”

蔬菜网  时间:2018/6/6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468   网友评论:1

  大兴西瓜是北京农业的一个知名区域品牌,作为大兴西瓜核心产区的庞各庄镇更是因瓜成名、因瓜致富。全镇西甜瓜生产面积3万亩,年产量1亿吨,已发展起多个叫得响的西瓜品牌。“乐苹”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荣膺北京农业好品牌、北京市*商标,还跻身*商标行列。

  这是如何做到的?“不忘初心。”庞各庄乐平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乐平言简意赅,“30年来,我们就干两件事——种好瓜、卖好瓜。”从西瓜卖不掉到不够卖,从“三无产品”到知名品牌,“乐苹”坚守“以质求存,志在富农”,将质量的根深植进生产者心里,用科技强壮经营的藤蔓,结出品牌富农的甘甜果实。

  两条报纸消息的启发——从产到销都要讲求差异

  初夏,乐平公司的温室小型西瓜进入成熟期,碗口大小的瓜吊在绿叶间煞是喜人。公司技术部负责人郭志勇说,按时下采摘价12元/斤算,一个瓜能卖50块钱,“等不到上北京的市场,在当地就消化完了。”

  庞各庄西瓜好,得天独厚,由来已久。这里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利于西瓜生长。在明朝万历年间,庞各庄西瓜就被选为皇宫太庙“贡瓜”,而后成为皇室喜食的“御瓜”。

  但瓜农尝到甜头也就是这20来年的事。据冯乐平回忆,1984年,她嫁到庞各庄镇四各庄村时,村里人还是按传统方式种,摆摊卖,一亩地挣百八十块钱就算不错。1986年,冯乐平辞职“下海”,就想把这里的西瓜做出名堂来。1992年报纸上的两条消息让她开了窍:北京顺义农民种大棚西瓜取得了好收益,山东的苹果包装上市卖高价。实地考察后,她凑了6000块钱,1993年支起了当地*个西瓜大棚。西瓜提早半个多月上市,常规价是三五毛钱一斤,她卖一块钱;别人论斤卖,她论个儿卖。当年,这一棚瓜净赚7000块钱。第二年,发展到6个棚,棚均纯收入过万元。这些做法让当地种瓜的老把式们彻底信服了。

  1997年,庞各庄乐平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成立。此后,种有科技含量的瓜、不走寻常路,公司以这种“不变”应对市场的“万变”。公司跟农业科技部门合作培育“太空西瓜”,开展断根嫁接、立体栽培等科研攻关,开发印字西瓜、盆栽西瓜等特色产品,引领小型西瓜种植,建“御瓜园”探索农旅融合……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不放弃尝试。

  在公司温室里,记者看到一片刚发芽的西瓜苗。这是公司今年开展的原苗直播试验。“用嫁接苗,人工成本太高,我们琢磨,不嫁接,照老辈儿种西瓜的方法试试看。”冯乐平又有了新点子。

  *闭门羹催生的品牌——内外兼修才能立得住

  进入本世纪,随着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和外地西瓜进京量增长,庞各庄西瓜销售出现低谷。乐平公司调整策略,种适销对路的小型瓜,开拓精品销售渠道。

  2000年,冯乐平到一家机关单位推销,“人家问:你们有牌子吗?我说没有。有发票吗?我说没有。问你们把西瓜装成什么样的卖?我说使筐,拉一大车来。人家说没法要。说白了,我们的瓜就是‘三无’。”她开始意识到必须做品牌。注册“乐苹”商标,设计包装箱,忙活了一个多月,他们带着样品又去了那家单位。一箱装6个西瓜个头匀称,还承诺全都自然熟,坏1个赔10个。靠着瓜卖相好、人诚恳,“乐苹”拿下了15万元的订单。

  团购市场打开后,得从品牌经营的高度对生产提要求。一要改变原来与瓜农间松散的联系,二要有拿得出手的质量证明。成立合作社,从种无公害西瓜开始,再到绿色食品西瓜,“乐苹”找到了发展路径。在生产环节,严格按标准来,给种植负责人和大棚编号;在采收环节,严把成熟度和采摘时间,依托大兴区农业环境监测站实施批批检测;在储存环节,按入库时间分区存放……由于生产规范、质量可靠,公司500亩核心基地的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2013年,公司荣获“中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称号。

  好品质也要让市场看得真切。2013年,公司建设了“御瓜园”西瓜生态文化创意博览园,集种植、销售、采摘、观光、农业科普等功能于一体;2014年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将生产全程透明地展示给消费者。

  如今,“乐苹”西瓜已在北京发展了500余家高端客户,年合同量达1500万公斤。

  两句嘱咐成就的理念——诚信为农助企业行稳致远

  在公司大门口,刻着“以质求存,志在富民”八个字,这是创业之初冯乐平父亲对她的嘱咐。“质量不行,这条路就走不下去;想让农民跟着干,不能让农民吃亏,还得让他们看到长远利益。”冯乐平说,品牌维护、质量把控*终都要靠农户来落实,农户有奔头,企业才有前途。

  从收农户的瓜开始,到后来成立合作社带着农户经营,信守对农户的承诺是*位的。为了说服农户接受质量好、产量高但投入较大的“西瓜架上种”技术,公司提出以高出市场价20%~50%的价格收购,让敢于吃螃蟹的瓜农当年多收入4000多块钱,推动了技术普及和小型西瓜产量增长。

  践诺之外,也要替农户分忧。2004年,瓜农王兆新找冯乐平想办法,把他家不够装箱标准的瓜卖掉。如果走批发市场,农民挣不到钱。但是,走超市是公司尚未涉足的领域。几经辗转,冯乐平找到了给北京17家超市供货的一家公司。“不为赚钱,就为把产品卖出去,让老百姓心里平衡了,心里合适了。”冯乐平说,因为不要求利润,并且瓜的质量可靠,双方顺利达成协议。“乐苹”取得了农民的信任,也打开了超市的渠道。

  30年来,直接跟着冯乐平干的农户,从*初的6户亲戚发展到650个合作社社员,在全国8个省市建了3万亩基地。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等荣誉纷至沓来。

  “我们坚守了30年,现在迎来了收获期。”冯乐平笑言,“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对我们是动力也是压力,得把绿色食品真正做到家。北京新机场建成后,让中外游客一进北京的‘南大门’,就能感受到我们农业的绿色发展。”

蔬菜网编辑:agronethh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