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清镇市右七村:建起蔬菜基地 添了富民产业
蔬菜网 时间:2018/4/29 来源:贵阳日报 阅读数:544 网友评论:1
近日,在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七村的一片田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蔬菜。刚刚经过一场细雨的滋润,满地的蔬菜愈发显得青翠欲滴。放眼望去,生菜、养心菜、小白菜、芥菜……各种蔬菜都长势喜人。这片地,是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绿色蔬菜基地。
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蔬菜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农”字号龙头企业。2013年,长津农业入驻右七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我刚到这个村子的时候,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家的只能种苞谷,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弃耕抛荒的。”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津说。
如何有效利用村里的土地,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长津农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村民的土地建设绿色蔬菜基地。
“村民把地流转给我们,可以到基地工作,既得流转费,又可领工资,还能学到技术。”吴长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吸引了大量村民踊跃参与蔬菜基地建设。
“以前,我们只知道种苞谷、水稻,维持生活都困难,更别说干其他的了。”27岁的右七村村民鲍江说,他前些年到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每个月虽然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但由于生活成本高,他一年下来没什么积蓄,家里的老人也照顾不了。
如今,鲍江不仅在长津农业的蔬菜基地当起了管理员,每月拿着3000元的基本工资,还把自家的三亩土地流转给公司。“一年下来,我纯收入都有两三万,比在外面打工强。”鲍江说。
针对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长津农业也有“妙招”,鼓励他们参与蔬菜种植:采用“四提供、一回收、一确保”的经营模式,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免费提供农肥,以市场价回收蔬菜,确保村民受益。
村民邓德华就从中尝到了甜头。他流转三亩多土地给长津农业,并在公司担任维修员,每月拿着4000多元的工资。“家里没流转的土地,我老婆就自己种些白菜、萝卜,卖给公司也能得到不少收入。”邓德华说。
目前,长津农业已在右七村流转300多亩土地,带动当地600余户村民科学种植绿色蔬菜。村里建起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村民添了致富产业。如今,右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30万元。
下一步,长津公司计划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公司、农户双赢,激活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相关新闻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