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伙当好致富路上的领跑
蔬菜网 时间:2018/4/3 来源:内蒙古日报 阅读数:389 网友评论:2
一头微微卷曲的头发,身材高大,黝黑的脸庞,一身合体的劳作服,显得格外精神。见到潘兵时,他正开着拖拉机在蔬菜大棚里平整土地,看到我们,他笑容满面地请我们回家里坐。潘兵是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王窑湾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1985年,潘兵出生在王窑湾村,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外出打工。在外打拼将近10年,建设家乡的想法愈加成熟,潘兵便回到家乡发展。凭着敢想敢干的勇气,他开始养牛,还率先建起了2栋大棚。2017年初,潘兵在政府的扶持下,建起了30多栋塑料大棚,建设资金大多由政府补贴。2017年,无定河镇的“王窑湾模式”吹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快步前行的号角,蔬菜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迈入快车道。一时间,王窑湾村在全旗范围内备受瞩目。
王窑湾村地处无定河镇西南部,S215线穿村而过,从潘兵家到陕西省靖边县只要10多分钟。“我这里种的蔬菜瓜果,大多都销售到靖边了。”潘兵说,由于蔬菜价格相对便宜,在靖边县的蔬菜市场供不应求。蔬菜集中上市的时候,大棚里的蔬菜甚至远销到山东、河南等地。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潘兵对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面对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2017年,潘兵进行了10多次学习,包括参加职业农牧民培训以及去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经过学习,他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致富本领。无定河镇以王窑湾职业农牧民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展农牧业科技培训和服务,全面提高农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当初大棚里的芹菜不肯长,我就想到了个办法,给芹菜‘喝’牛奶,果然一个星期不到,大棚里的芹菜开始疯长。”向别人学习的同时,他自己也在慢慢揣摩种植技巧,“去年一年,我就给蔬菜‘喝’了100多斤牛奶。”
“当初种玉米的时候特别轻松,都是机械化,现在照顾这些菜比照顾小孩都费劲,*都离不开。”潘兵说,从种植到收获,一年下来,大棚里要种3茬,加上补苗、浇水,一年四季基本无休。一边是大棚里的蔬菜,另一边是牛圈里的几十头牛。忙不过来的时候,潘兵就雇人来帮忙,雇的都是同村的乡亲们。“都是村里人,雇他们放心,他们也能挣钱。”潘兵笑着讲,”我这里是个示范点,我还是党员,要给大家做个表率,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说起今年的规划,潘兵显得很自信。他说:“去年的种养殖业为我带来了6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我还想发展养猪。现在大家都在提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发展应该不会差。”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