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小小蘑菇撑起衡阳贫困户致富“幸运伞”

小小蘑菇撑起衡阳贫困户致富“幸运伞”

蔬菜网  时间:2018/3/1  来源:红网  阅读数:395   

  三层漂亮、宽敞的楼房,桂花树立于庭院中,屋前是一汪小池塘。屋侧的农田里,一个个食用菌大棚横竖整齐地排开,棚内密密麻麻的黑色菌棒袋井然有序码成一道道“墙”,“墙”上生长着无数透着香气的小蘑菇。谁能想到,这小小的蘑菇,撑起了衡阳市蒸湘区土桥村村民刘占魁一家脱贫致富的“幸运伞”。

  年逾古稀的刘占魁是移民户,年轻时肯钻、勤劳、能干,为集体创办企业,为家庭操劳,落下了一身病,并致肢体伤残,劳动能力大大折损。老伴多病,儿子眼残,家庭陷入困境。老两口2014年被列为扶贫对象。靠着种植蘑菇和其他农作物,刘占魁一家于2015年脱贫,2017年年收入逾20万元。

  “我要脱贫”

  跟着刘占魁参观他的“蘑菇王国”。在2017年下半年刚翻新的楼房里,除了一间大套房供家人起居外,其他的房子都放满了蘑菇包。据刘占魁儿子刘小超介绍,蘑菇从农历六月底到农历十一月底为“做包”时期,农历八月开始到来年农历三月可陆续销售。

  眼下是蘑菇销售的好季节,虽未出春节,刘占魁一家却早已开始忙碌起来。每天晚上8点左右,一家人开始采摘蘑菇装箱,全家七口齐上阵,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工。“我们家孩子基本上3岁开始就要帮忙做工,很累,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也越来越好,就觉得再苦也不算什么。”刘小超表示。为保证蘑菇的新鲜度,刘小超当晚就要把摘下的蘑菇运往批发市场,批发给零售。

  蒸湘区扶贫办副主任张晓玲记得2015年*次见到刘占魁时,刘占魁说的*句话便是“我要脱贫”。2009年,刘占魁一家开始尝试蘑菇种植,以失败告终,第二年又赔了5万块钱,直到第三年才小有收益。2013、2014年,蒸湘区扶贫办、残联、移民局安排刘占魁父子参加市、区残联组织的农民技术培训,区残联连续两年在资金上给予帮扶。蒸湘区扶贫办、移民局还聘请专家给予他们技术上的支持。多方努力之下,刘占魁一家终于收获成功,在2015年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成功后,刘占魁在2017年7月主动取消了低保户资格。他说,自己脑子好使,搭帮党和国家政策好,搭帮各级干部关心帮扶,几年下来,家里大变样,房子装修好了,建起了小庭院。

  “我要致富”

  “我要致富!”2017年4月27日,蒸湘区委派驻土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结对帮扶人、区安监局副局长罗细森*次上门,刘占魁如是说。在扶贫队的介绍下,刘占魁父子加入衡阳市惠康蘑菇专业合作社,带领9户贫困户一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蘑菇种植是刘占魁一家的支柱产业,也让他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但刘占魁一家并不满足于此,又瞄准了桑葚、香椿种植。2016年,刘占魁试种了3亩地,2017年喜获投产。一斤桑籽售价15?20元,每亩收益5000元,刘占魁倒愁供不应求了。在2017年底他们家又流转土地约12亩,筹谋做大做强。

  “倒不是要做多大,我就想种出一个效益来,让大家看到收益后在盘活土地上下功夫。”刘小超这样回应。他还向记者表示,学习非常重要,“我给我的孩子和小辈们一直强调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始终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农民中从不缺乏勤劳肯干的人,如何让收益配得上他们的勤劳。刘占魁在黑板上郑重写下他的答案。“珍惜新时代,活用新思想”。

蔬菜网编辑:agronettjc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