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抓好“菜篮子” 群众有“里子”
蔬菜网 时间:2018/2/28 来源:钦州日报 阅读数:481 网友评论:1
硕大的青椒、绿油油的芥菜、红通通的番茄……
1月23日,钦州市钦南区胜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集约化园区,各种时令蔬菜在大棚里长势喜人。合作社理事长滕广旺说,快到年了,要好好管护这一批正待上市的蔬菜,卖个好价钱。一边说着,滕广旺顺手拿来工具,走进菜地。
2016年,滕广旺跟着亲戚接手合作社,来到大岭村变身当新型农民。过去村里不少土地被丟荒,村中传统的自家小范围种菜,卖不出去、价格不好,村民在种菜这方面的收入不见增长。滕广旺来到这里后,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通过不断扩大发展合作社,吸纳了当地村民成为社员,规模已扩至近500亩。合作社走向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种植规模化,不仅社员拿到了分红,种出来的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也特别受欢迎。“摊贩都比较喜欢本地的蔬菜,争相抢着批发。”滕广旺说,为了解每段时间市场的不同需求,他还经常开展市场调查,现在每天下午六点左右都会装车一千多公斤各类蔬菜,拉到城里的鸿发市场去批发,很快就被*一空。如今,滕广旺正谋划着把合作社完善,探索集设施蔬菜、休闲采摘、蔬菜冷链配送于一体的新型蔬菜产业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传统的农民不易当,新型农民却让人有盼头。
走进钦北区平吉镇八仙坪家庭农场的辣椒地里,只见地里的辣椒已经采摘得差不多了,前阵子辣椒单价一度卖到了12块钱。趁着好价钱卖出几批后,农场主人赵小约赚了不少。他说,虽然家庭农场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在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指导、补贴种子等帮助下,一家人齐心干,一年下来的收入总比打工强得多。3年前赵小约从外地来此承包了当地村民的70多亩地,搞起了现代化的家庭农场种植蔬菜,当起了新型农民,自家种的蔬菜在市场上很受青睐。
2017年,我市农业部门继续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推进结构调优,提升品种品质品牌,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据统计,全市常年性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22000亩,蔬菜产量149万吨,增长5.5%,有效缓解了我市蔬菜淡季市场供应,提高了我市蔬菜自给率。我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农业部门在资金、技术、农资方面都给予了重点支持。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收入,让农民看到进行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增收致富的强大潜力,主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优选种植品种、改进种植方式,在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多元有效供给中实现转型增收。2017年,我市农业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分别支持钦北区大寺镇那桑村累计发展黑皮冬瓜420亩,平均亩产12000公斤,每亩一年两造能为种植户带来2.5万元纯收入;钦北区那蒙镇陂角村头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200亩,扩大到700亩,年产值超过350万元……
相关新闻
- 永州市:“菜篮子”里话丰收
- 为了京津冀“菜篮子”货足价稳
- 嘉兴市拎稳“菜篮子” 百姓“食无忧”
- 河北印发工作方案:117家应急保供基地稳住北...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与全国86城达成合作协...
- 蔬菜供需“跷跷板” 市民菜篮子与菜农钱袋子...
新闻关键字: 菜篮子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