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八桂菜园满眼金(图)
蔬菜网 时间:2018/2/27 来源:广西新闻网 阅读数:391
蔬菜产业

近年来,广西蔬菜产业规模效益持续增长。全区蔬菜产业平均每年引进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品系)100多个,蔬菜主产区良种覆盖率超过90%,优特菜、精细菜、反季节菜的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南菜北运”基地、“西菜东运”基地和粤港澳优质“菜篮子”基地的地位不断巩固提升。2017年蔬菜产量2950万吨,产值达700亿元。
“这得益于我们大力推进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引进国内外优新品种;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提高菜苗质量;持续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促进标准化生产;推进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延长蔬菜产业链、价值链。”自治区农业厅负责人表示。
为稳定扩大蔬菜常年生产基地,广西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为契机,按照城镇人口人均0.03亩常年蔬菜面积的要求推进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基地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蔬菜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实施蔬菜产业规划,进一步加强“南菜北运”基地和“西菜东运”基地建设,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效果逐步显现,北部湾、右江流域、湘桂通道、西江流域4大蔬菜产业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蔬菜育种技术的进步,蔬菜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蔬菜品种更新步伐加快。为适应蔬菜生产上对蔬菜新品种的需求,广西加大力度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蔬菜品种选育和改良工作。推进番茄等蔬菜品种选育列入专项或重点项目,其中财政资金安排番茄品种选育专项经费800万元。2016年以来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32个,如桂青1号和2号等。并繁育了一批蔬菜新品种种子供生产应用。如桂红1号番茄、桂蔬1号冬瓜等。
为了丰富广西蔬菜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弥补广西自身蔬菜品种的不足,广西还注重从国内外引进蔬菜品种,2016年以来从国内引进蔬菜品种42个,从国外引进蔬菜品种11个,从中筛选出适合广西发展的品种。
广西农业部门把蔬菜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作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来抓,一批蔬菜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2016年以来制定出台了15项标准,实施了《瓜实蝇防治技术规范》等一批标准,其中《子姜深耕深沟生产技术规程》荣获2016年度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
示范推广了“应用嫁接栽培技术克服蔬菜连作障碍”“应用诱抗剂提高植物自主抗性”等一批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一批高产优质综合技术和种植模式。如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苦瓜早熟高效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和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推广番茄嫁接技术约20万亩,茄子嫁接技术15万亩,冬瓜嫁接技术约10万亩。目前,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在广西蔬菜主产区推广应用面积占总面积30%以上,发展设施蔬菜20万亩,有力推动蔬菜品质提高。
广西还把推进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作为蔬菜“三品”提升的重要措施。以“三品一标”为抓手推进蔬菜品牌建设和推介。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扩大“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生产规模,加强产品监管,促进蔬菜品牌建设;通过网络展销平台、各类展会、看菜选种等活动推介、宣传桂菜品牌。如百色番茄、柳江“三都香葱”、桂林“高山荔浦芋”等。
加强培训提高抓品牌建设能力。每年开展蔬菜技术和产销信息监测培训3期以上,加强对市县负责经作、蔬菜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南菜北运”生产布局与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秋冬季蔬菜品种筛选及采后处理冷链贮运加工、蔬菜品牌建设等。
2016年以来,全区共创建蔬菜标准园26个,累计创建标准园面积2万多亩,投入项目资金1665万元,有力示范带动全区蔬菜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采后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全区蔬菜播种面积由2015年的1303万亩,提高到2017年的1950万亩;产量由2015年的2015万吨,提高到2017年的2950万吨。
根据《广西蔬菜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15—2020年)》,接下来,广西将更加着力打造桂菜品牌:立足现有基础和特色,做大蔬菜区域公共品牌,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加强管理,确保公共品牌信誉。同时,扶持创建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好、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知名度高、具有广西特色的蔬菜*产品。
相关新闻
- 南疆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 新余着力提升蔬菜产业发展质量
- 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 嘉鱼打造百亿蔬菜产业集群
- 安徽:“双减一增”助力蔬菜产业兴旺
- 永丰:科技创新助推蔬菜产业发展升级
- 山东省:以蔬菜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新闻关键字: 蔬菜产业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