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王兆申:返乡农民成了“菜”状元

王兆申:返乡农民成了“菜”状元

蔬菜网  时间:2018/2/2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419   

  1月22日,一场寒流不期而遇,气温降到零下8摄氏度。在莱城区牛泉镇贺小庄村的温室大棚里,村民亓军正在侍弄土地,为即将播种的小西红柿做准备,电子公告牌上显示棚内气温有20摄氏度。“这大棚*着哩,用手机就能操控,在家里抬抬手就能把地浇了。”亓军说。只见他先用手机拨号,接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密码,不到一分钟,涓涓肥水从黑色的滴管中渗出。“说实话,对种菜我只能算个新手,初中毕业就在外打工,去年8月才辞职回家种地。”亓军说,

  贺小庄村有536户村民,1600多口人,1700多亩土地几乎被家家户户用来种植蔬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将这里出产的土豆、山药、苤蓝、烟叶用小推车运到20多公里的泰安去卖,获利颇丰。后来,村里引入了章丘大葱、荷兰土豆,并积极培育当地特产鸡腿葱,仅去年就出产大葱1000多万斤、土豆800万斤,年收入1500多万元。然而,经过几年生产规模的扩大,贺小庄也遇到了发展瓶颈:农业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年人均收入徘徊不前,劳动力流失严重。“种葱、种土豆,谁都会,每年都是那些产量,收购价还不稳定,想富起来很难,现在1/4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村支书王兆申说。

  去年7月,贺小庄鼓励农民自己建大棚,生产高附加值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然而村民不懂大棚种植技术,害怕自己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终无人响应。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王兆申带领全村所有党员和村民代表先后四次到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进行考察,并在寿光职教中心接受培训教育,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有7位农户动了心。“这7位村民以前都是在外打工的,手头有点钱,思想前卫,敢担风险。”王兆申说。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温室大棚管理种植技术,王兆申联系上了山东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协会工作人员先后三次来村里进行了考察,确定了生产规模,种植种类。7户村民每户投资4万元先建两个大棚,资金由村集体和农户对半出,14个大棚专门种植富硒农作物瓠子,农技协人员负责教授大棚维护管理和种植技术,并全程辅导,成熟期后由寿光一家果菜公司按保底价收购。年末,14个大棚半年出的六茬瓠子有40万多斤,按照当时收购价每斤1元来算,仅这半年,平均每户就赚了近6万元,7位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菜”状元。“以前在外打工,*能挣200多元,现在在家种地,一年少说有10万元。”亓军说,“技术、资金、市场心里都有数了,我现在辞了职,一心就想把地种好。”不仅如此,在市农业局的帮助下,14个大棚还装配了远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行微滴灌和水肥一体化,不仅节水节肥节省人工,而且用手机随时随地都能浇地。

  看着“菜”状元们尝到了甜头,村里今年准备扩建100多个大棚的消息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我们听从省农技协的安排,准备种植由广西大学培育出的‘粉贝贝’小西红柿,村集体按每斤2元进行收购,将来一年每户能收入12万元。”王兆申说。

蔬菜网编辑:agronettjc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