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从“带着蔬菜上飞机”到“雪山哨所能种菜”
蔬菜网 时间:2018/1/22 来源:中国西藏网 阅读数:427 网友评论:1
近日,一篇名为《探访西藏边防:官兵翻山越岭送蔬菜,半路冻成冰坨坨》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强烈反响。在海拔高达5326米的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海拔*的基层哨所——西藏日喀则边防支队兰巴拉边境检查站,每年大雪封山七个月,积雪厚度有时候超过两米,是当地牧民口中“连雪猪(旱獭)都不能生存的地方”。
在这片堪称“生命禁区”的土地上,干菜、干熏肉、干咸菜是官兵们的“老三样儿”,上级单位翻山越岭艰难送过来的蔬菜,半路里冻成冰坨坨,常常在解冻后化成一滩水迹……尽管如此,在这里的风雪戍边人依然坚守,把“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镌刻在了生命的忠诚里。
实际上,就在三十多年前的西藏,即使是拉萨、日喀则等城市里,想要吃上蔬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当时不仅蔬菜品种少,栽培面积也十分有限,以至于当年许多从成都乘飞机返回拉萨的人都要拎着蔬菜上飞机。
许多当年入藏工作过的人们都会记得,为了能尽可能多地将蔬菜带回西藏,人们会把辣椒、西红柿等菜果装进口袋里,或者把整捆的芹菜、蒜苔等蔬菜围在腰上……当时在成都机场还出现了一个菜市场,为他们提供新鲜蔬菜。
幸运的是,这样的事情在西藏已经近乎绝迹,曾经吃不到、种不出新鲜蔬菜的地方也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绿色。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西藏种植业的发展。1952年,蔬菜科技工作者在这里试种了45个种类的蔬菜优良品种159个,从而拉开了西藏蔬菜业大发展的序幕。近年来,在自治区科技厅、农牧厅、农科院,以及各省区援藏项目带动下,西藏的许多农民纷纷变为菜农,就连被誉为“生命禁区”的阿里都生产出了西瓜、草莓。
在平均海拔高达5300多米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温室内成熟的绿色蔬菜与室外凛冽的寒风形成了鲜明对比。据山南边防支队普玛江塘边防派出所所长索朗达杰的粗略估计,今年冬天温室里已完全成熟的萝卜和小白菜约有260公斤,比去年产量高了约60公斤。
在内地和西藏其他地方,这200多公斤蔬菜或许还不够一家超市*卖的,但在普玛江塘,这可是宝贝,凝聚了许许多多人的努力。从普玛江塘边防派出所初创的2012年至今,供暖、制氧、温室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从前乡里的蔬菜全部从县城购买、买回来必须马上吃掉、否则就会冻坏,现在官兵们却可以在专门设计的适合高海拔种植的温室大棚里种出新鲜蔬菜,从以前“看见绿色蔬菜的照片都忍不住舔舔嘴唇”变成了现在还有余力将种出的蔬菜分送给学校师生和困难群众。
“现在,我们每年都会给辖区里的驻村工作队、困难户赠送爱心蔬菜,还会邀请部分群众到温室里来采摘。”索朗达杰说。“我们把绿油油的蔬菜送到群众手上,他们握着我们的手很感激。”
普玛江塘的蔬菜温室只是西藏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将立足西藏特有的高原农业资源和条件,在确保生态良好的基础上,以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牧民素质,全面提升蔬菜单产、质量、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蔬菜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全区蔬菜产量达到100万吨。
按照《“十三五”西藏农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蔬菜生产核心区布局要求,“十三五”时期,西藏将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统筹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荒滩荒坡,开发应用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逐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持续提升蔬菜供应保障能力,力争到2020年西藏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未来,必将有更多西藏本地产的蔬菜丰富着高原人的饮食结构,提高着雪域高原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新闻
- 凯里市拟建万亩蔬菜基地(图)
- 聊城冯官屯:“王老三”蔬菜销京城(图)
- 新疆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窖储蔬菜保新鲜 增产...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获丰收(图)
- 把握时间差 阳泉禅房村冷凉蔬菜有赚头(图)
- 西北冷凉蔬菜36小时送上东南沿海食客餐桌(图)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