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小土豆的72般变化
蔬菜网 时间:2018/1/17 来源:甘肃日报 阅读数:401
在全国三大马铃薯产区之一的甘肃省定西市,小土豆出现“72般变化”,变身为系列优质种薯、精淀粉、粉条、面条、饼干、薯条等主食化休闲化产品,成为助农增收的“金豆豆”。
“这是用土豆加工的饼干和薯饼。”在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这个公司的行政中心主任王亚军逐一介绍他们研发的营养休闲产品,“这是采用本地优质马铃薯淀粉精制而成,营养含量高,口感好。”
记者试尝了一块饼干,口感酥脆,虽然甜味稍淡,但薯香浓郁,回味无穷。
“如今,土豆面粉、土豆粉条、土豆面条等食品,正逐渐成为大众所青睐的主粮化产品。”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仲说,这家企业已建成马铃薯淀粉生产线4条,年生产马铃薯淀粉5万吨,消耗马铃薯原料30万吨,打造出“福景堂”牌淀粉和复合粉远销全国。
主粮化产品的畅销,拉动生产原料的需求。当地企业的生产原料来自本地。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与当地农户直接签订协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订单农业,不仅实现原材料保质保量供应,通过对农户以高于市场价0.1元/公斤的价格收购,还带动当地贫困户户均增收470元。多种经营形式提升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种植土豆的积极性。
定西市马铃薯年种植面积300多万亩,产量500多万吨。2016年定西种薯生产企业达到32户,*薯种占全国的60%以上;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
“种土豆比外出打工还要好一点。”定西市关门口村村民张林说,2017年他租了10多亩地种植土豆,一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农闲时,在合作社打临时工,*也有80-120元的收入。”
关门口村村支书刘斌介绍,在当地种薯企业引导下,全村325户农户种植土豆,亩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当地致富能手准备在村里的大湾山搞观光农业,村里不仅有近30万元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带动解决村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种薯繁育基地,小土豆变身为一粒粒乒乓球大小的“原原种”。“‘原原种’是*薯种,经过2次繁育,才成为农户普遍种植的土豆品种。”安定区种子管理站*农艺师胡汉民说,一粒“原原种”要卖0.4—0.8元,一亩大棚年产25万粒,纯收入2万元左右。
定西市已成为全国14个省市的土豆育种基地,种薯已出口至埃及、马里、越南等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生产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生长的种薯。当地农民通过卖种薯,亩均增收2000多元,同时企业和合作社能吸纳本地劳动力从事季节性务工,人均务工收入达5000多元。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土豆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