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拉旺:让人信赖的“蔬菜书记”
蔬菜网 时间:2018/1/4 来源:太原晚报 阅读数:469
上世纪80年代初,整个太原的菜市场"冬春不见青",除了土豆、白菜、萝卜这些冬储菜,根本见不到新鲜蔬菜的影子。当时还在农校读书的成拉旺听说了这样一个"新闻":两位入住我市某宾馆的外宾,在点餐时提出想吃茄子,宾馆几经寻找,*终在农科院某个实验基地找到了两个拉蔓的茄子。"太丢咱太原人的脸了!"于是,1983年,农校毕业的成拉旺回到家乡,带动村民搞起了蔬菜种植。
30多年来,在成拉旺带动下,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这个原本只能种植谷物、玉米、山药蛋的穷山沟,依靠蔬菜生产,成为了古交山区的富裕村。成拉旺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蔬菜书记"。
走进龙子村,一排排整齐的大棚一眼望不到头;村里道路全部硬化、绿化,干净整洁;农技中心、太阳能浴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幼儿园、超市一应俱全;在村中小广场边上,一块硕大的 LED 显示屏正在实时播放着电视节目。“龙子村年户均收入在七八万元左右,人均收入在1.1万元以上,是整个邢家社乡人均收入的两倍。”成拉旺的言语里带着骄傲。
龙子村现有社员124户,经营菜田1100亩,年产鲜菜55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850万元。近年来,龙子村通过统一购进化肥、农药、种子、温室大棚等生产资料,统一注册使用山西省*商标“净苑”,统一蔬菜无公害认证,为古交市菜农开拓了一条通过科技增收的新途径。
村里先后引进了17项蔬菜生产新技术,28个蔬菜新品种,成为古交市农业科技引进推广的中转站。其中,“冬春茬黄瓜”创古交高产纪录;“紫球葱头”获古交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亩产值达到2.5万元的大棚西红柿更是成为古交的品牌产品。2016年,龙子村凭借蔬菜种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建设先进村。“我们有今天,全靠拉旺带着大家种菜。”提起成拉旺,村里人纷纷挑大拇指。
30多年前,成拉旺刚开始在村里种菜的时候,全村人都认为他疯了;30多年后,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龙子村依靠蔬菜种植,率先成为古交的富裕村。这30多年来,成拉旺把心思都放在了种菜上:1986年,成拉旺种植半亩地的葱头就卖了1000多元钱。“当时村里的平均土地亩产值不到100元。”20多倍的收入差距一下子震惊了村里人,村民们纷纷转行种菜,收入猛增。
2000年,成拉旺带领乡亲们学习“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改变了村民冬春季没有收入的难题。“如今村民收入的四分之一,都得益于温室菜的收益。”2005年,成拉旺为村民牵头,成立了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蔬菜统购统销,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经过十几年发展,合作社如今已经涵盖了邢家社乡7个行政村。
2015年,龙子村投入100万元建成一座1200立方米的冷库,“把村民生产过旺的蔬菜储存到冷库,到淡季再销售,通过淡旺季的差价,提高农民的销售收入。”2017年,龙子村种植的蔬菜开始执行蔬菜标准化生产,“1100亩蔬菜全部在省农业厅市场追溯平台进行了生产信息录入,收获前有专门的农产品检测员进行采样化验。以后我们村生产的蔬菜,只要扫扫二维码,蔬菜品种、农户信息、大棚位置、农药使用、收获时间一目了然。”
龙子村点点滴滴的变化,村民都看在了眼里。“有拉旺做村里的当家人,我们心里踏实。”12月20日,龙子村村委会换届,成拉旺连续第四届被推举为村支书。龙子村富了,成拉旺本人也多次荣获人社部农业部“一等功奖励”“科普先进个人”“绿色十佳人物”“新农村建设领军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太原市劳模”“太原市特级劳模”“*党员”等荣誉。
村民成二平家的温室棚里,成二平正在为地里的芫荽除草。这是今年即将收获的第三茬蔬菜,一年下来,一个温室棚能收入两万多元。“二平,芫荽长得不错,能赶上春节的好时候。”成拉旺蹲下身子,顺手拔起一株刚刚冒尖的野草。“我们村种植的蔬菜,对农药的使用有严格要求:像芫荽这种绿叶菜,种植全程不用除草剂,全靠农户一棵棵地拔。”
龙子村目前共有127个蔬菜温室棚,成拉旺每天都要到各个棚里转一遍,随时掌握指导村民的种植情况。30多年的蔬菜种植经历,成拉旺的“蔬菜经”越念越精到:“菜农的种植理念必须跟得上时代发展,才能持续提高收入水平。”为了让村民及时了解*新的蔬菜种植资讯,村里开办了蔬菜种植技术辅导班,每月对村民进行技术辅导,定期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0年前,消费者追求的是有菜可吃,只要菜的卖相好就不愁卖;30年后,消费者追求的是更好更营养更安全,我们要多在这方面做文章。”2018年,龙子村的蔬菜种植怎么干?成拉旺在心里已经绘制了好几张蓝图:“无公害认证的蔬菜品种要发展到16种,把龙子村打造成古交*家无公害蔬菜村。”“在全村普及钢架大棚,逐步推广温室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力成本,帮助户均收入增加30%。”“引进蔬菜深加工生产线,把蔬菜产业做细做大……”
相关新闻
- 四川自贡美女“农场主”返乡创业 要让更多人...
- 重庆谭希:差异化种植蔬菜走出一条致富路(图)
- 走南闯北的“蔬菜经纪人”(图)
- 从葱姜小摊到蔬菜供应商 他坚持诚信经营(图)
- 杭州:他不惑之年创办蔬菜农场(图)
- 农民兄弟的“蔬菜大哥”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