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茎腐病的防治
芦笋茎腐病

芦笋茎腐病

芦笋茎腐病



【症状】主要危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在茎表出现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后侵入茎秆,湿度大的可在茎表组织出现白色菌丝体。
【病因】病原是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2-3年,菌丝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1)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2)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月,降低土壤湿度。(3)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4)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5)发病初期用75%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收前3天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