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缓释/控释肥料技术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高分子树酯、硫元素涂层;二是用钙镁磷肥包裹;三是添加脲酶和硝化抑制剂。在这些技术中,从环境安全性、技术成熟度、转化可行性、产品应用推广可靠性等方面分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发明专利技术《脲酶和硝化细菌抑制技术》更适合我国化工肥料企业使用。该技术经过近20年的研制与应用,相继研制成功长效尿素、长效碳酸氢铵、长效复合肥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1988年《长效尿素的研制》项目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新型肥料——长效碳酸氢铵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国家863项目《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主题——新型高效肥料研制与产业化》项目通过鉴定,该技术突出体现了跨行业、学科联合研制攻关的特点,实现了土壤学《脲酶和硝化细菌抑制释放氮素机理》与化工肥料《高浓度肥料生产工艺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缓释/控释技术的传统应用方式,由农业生产中混配直接与化工肥料生产工艺结合,工艺简单无需增加设备。
2004年12月,新一代“SFT赛肥特”环保型缓控释长效剂推出,它标志着环境友好型缓释/控释抑制材料研制成功,并建立完整的集缓释/控释肥料技术原理、使用方法和化工生产工艺等理论和应用一体的技术体系。目前,在国内建立3条SFT缓控释长效剂生产线,年产各类型SFT缓控释长效剂1.5万吨,可满足500万吨缓释/控释肥料生产使用。这使我国在现有肥料生产条件下,实现大规模快速形成缓释/控释肥料生产能力成为现实,为我国化工肥料企业产品升级换代起到技术平台支撑作用。
2006年8月24日,该项技术与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能力年产100万吨缓释/控释肥料,2007年实现生产东北急需的控释玉米专用肥10万吨,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投肥、免追肥,保证玉米全生育期间养分释放与玉米吸肥一致。此项技术为保障我国北方地区高效玉米产业带玉米产量的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发展缓释/控释肥料技术及产品从化肥企业源头做起开了先河,也为创立我国独有的缓释/控释肥生产应用体系起到示范作用。
- 联系人:刘子江
- 电 话:024-23971309
- 地 址:沈阳市文化路72号
- 邮 箱:liuzijiang315@163.com
- 手 机:1380490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