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会员登陆        资材频道农药化肥频道 | 温室·灌溉频道 种植频道蔬菜频道 | 大田频道 | 园林花卉频道 | 茶叶频道 养殖频道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亳州市安格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
※当前位置:首页 > 商机展示
联系我们
  • 联系人:郑飞 
  • 电   话:0558-5567019
  • 地   址:中国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交易中心11栋35号
  • 邮   箱:service@agronet.com.cn
  • 手   机:13355683339
商机展示

  • 产品名称: 干姜
  • 产 地:
  • 销售区域:全国
  • 更新日期:2011-10-20
  • 信息有效期:2014/10/19
品名 干姜 产地 四川
产品属性 根茎类 性状 扁平状
毒性 无毒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
产品形态 原形态 炮制工艺 晒制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光滑无毛。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苞片淡绿色,卵圆形;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雄蕊微紫色。本品栽培时很少开花。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根茎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应用与配伍】

 

  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品种考证  干姜《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生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乱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李时珍谓干姜以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者为良,凡入药并宜炮用。

 

化学研究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油中主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其次为β-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及姜醇(zingiberol);另含d-茨烯,桉油精,枸椽醛(citral)、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及姜烯(zingiberene)等。此外,尚含天冬酰胺、1-派可酸(1-pipecolinic acid)及多种氨基酸。

 

  另由鲜姜分得去氢姜辣醇、[6]和[10]-姜二酮(gingerdione)及去氢姜二酮(dehydrogingerdione),对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姜辣烯酮,无姜酮。

 

药典标准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性状】

 

  干姜 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片 为不规则纵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光滑无毛。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苞片淡绿色,卵圆形;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雄蕊微紫色。本品栽培时很少开花。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根茎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应用与配伍】

 

  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品种考证

  干姜《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生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乱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李时珍谓干姜以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者为良,凡入药并宜炮用。

 

 

化学研究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油中主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其次为β-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及姜醇(zingiberol);另含d-茨烯,桉油精,枸椽醛(citral)、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及姜烯(zingiberene)等。此外,尚含天冬酰胺、1-派可酸(1-pipecolinic acid)及多种氨基酸。

 

  另由鲜姜分得去氢姜辣醇、[6]和[10]-姜二酮(gingerdione)及去氢姜二酮(dehydrogingerdione),对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姜辣烯酮,无姜酮。

 

 

药典标准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性状】

 

  干姜 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片 为不规则纵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联系人:郑飞 
  • 电   话:0558-5567019
  • 地   址:中国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交易中心11栋35号
  • 邮   箱:service@agronet.com.cn
  • 手   机:1335568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