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蔬菜所揭示百合腋生珠芽形成的分子机理

蔬菜所揭示百合腋生珠芽形成的分子机理

蔬菜网  时间:2017/10/11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阅读数:455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揭示了重要的食用及药用百合卷丹——宜兴百合腋生珠芽形成的关键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珠芽指贮藏养料、形态肥大的芽,多长在植物的叶腋间或茎节处,是植物特殊且重要的繁殖和传播器官。卷丹为百合属*的一个天然三倍体种,不结实,因此,不能靠种子繁殖,但其茎中、上部叶腋处可产生紫黑色珠芽,珠芽的形成发育在其种群扩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使得卷丹种群成为百合属分布*广的种类之一。阐明卷丹珠芽形成过程及机理,对人工调控珠芽形成及利用珠芽发生特性提高百合繁殖系数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腋生珠芽形成的研究仅见于解剖观察及少数基因的分离,珠芽形成相关的代谢通路、具体调控模式及分子机理仍不清楚。

  该研究运用解剖学、转录组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卷丹茎中、上部叶腋珠芽形成的机制。卷丹珠芽形成于地上茎与叶片连接的叶腋处,是由叶柄基部近轴端表皮下层的薄壁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根据解剖观察,取茎上部腋生珠芽形成不同阶段的叶腋组织及下部不形成珠芽的叶腋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表达谱分析,研究发现淀粉和糖代谢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在珠芽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淀粉的合成和积累可促进卷丹珠芽的启动。此外,激素在珠芽形成中表现出不同的调控模式。生长素促进珠芽的启动,但会抑制珠芽的进一步形成;细胞分裂素的高合成和低降解导致了卷丹上部叶腋珠芽的形成。相关结论通过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进一步得以验证。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蔬菜所百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杨盼盼为该论文的*作者,明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蔬菜网编辑:agronethuangying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