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双色冰淇淋”西瓜有何特色?种植难度大吗?(图)

“双色冰淇淋”西瓜有何特色?种植难度大吗?(图)

蔬菜网  时间:2016/5/26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2369   网友评论:5

“双色冰淇淋”西瓜有何特色?种植难度...

  近日,上海上市了*批“双色冰淇淋”西瓜,单只售价209元。这条消息在微博中引发热议。那么,这种“双色冰淇淋”西瓜究竟长什么样?它与普通西瓜有何区别?它的种植难度大吗?应该如何栽培?

  为什么叫“双色冰淇淋”西瓜?

  表皮翠绿,切开后红黄镶嵌,犹如冰淇淋的奶黄,吃一口酥爽可口,西瓜味醇正清甜,甜度适中,入口即化,双色还会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故美其名曰“双色冰淇淋”。而培育这种品种的初衷,据品种发明人顾卫红回忆,是想为上海高端市场培育出好吃、甜度适中的西瓜新品种。

  与普通西瓜有何区别?

  与其他西瓜品种相比,“双色冰淇淋”西瓜甜度适中、肉质细嫩、多汁,当然*的特点就是瓜瓤色泽独特,奶黄色中镶嵌着若隐若现的淡淡粉红。2003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双色冰淇淋”西瓜品种。“‘双色冰淇淋’甜度适中,颜色奇特,其实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也很符合大家对健康的要求。”顾卫红介绍说。

  为何没有大规模推广?

  作为西瓜新品种,“双色冰淇淋”实际早在1998年就培育而成了。遗憾的是,“双色冰淇淋”西瓜问世之后,在接下来的十多年,尽管零零星星有上市,但都是小范围种植,大规模成果转化一直难以突破。

  一方面,当时市场是高产多产时代,“优质优价”并不被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另一方面,行业内对西瓜的红黄双色形状不够认可,将其双色判定为品种的不稳定性。

  制约推广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新品种需要配套的新的种植技术。新鲜、特色、优质的水果,通常十分“娇贵”,对栽培环境、土壤质量及水肥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光有种子,没有优越的栽培环境、适宜的土壤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同样种不出好吃的西瓜。种惯了“老西瓜”的农户,几乎没人愿意去尝新。

  而先期高昂的生产成本,普通瓜农怕技术掌握不好,更担心上市后能否优质优价,大投入难保赚大钱。种种因素都制约了“双色冰淇淋”的大面积推广。

  怎么栽培出来的?

  一、春西瓜的栽培

  1.播种育苗

  双色冰淇淋西瓜不耐低温,育苗不宜过早,一般于2月上旬,采用大棚电热温床或火炕育苗,播前种西瓜种子要消毒。

  2.移栽

  该品种抗病性不强,不宜连作或重茬,也不宜在前茬为茄果类蔬菜的田里栽植。移栽前喷除草剂除草并用药剂防治地下害上,3月中旬、幼苗苗龄约30天时单株移裁,株距40厘米左右,每亩栈660-700株,畦面覆盖地膜,大棚内套中棚,中棚内再加小拱棚。

  3.整蔓

  坐果双色冰淇淋西瓜每株留2-3条蔓,其中1条蔓结瓜,第1雌花结的瓜易糠心,因此要选择第2、3雌花授粉,其中第3雌花授粉所结的瓜双色*明显。

  4.肥水调控

  该品种西瓜需肥较其他品种西瓜略多,且要重施基肥,适量追施膨大肥,该品种西瓜需水量比其他品种西瓜多,一旦缺水则停止生长,因此干旱时要加强灌溉。但采瓜前须停止供水,以防水分含量过高而造成开裂。

  5.采收贮运

  该瓜易裂果,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可先将瓜剪下留在田间,2天后再搬运。该瓜耐贮藏,可放半个月左右而不影响品质。

  二、秋西瓜的栽培

  7月中旬采用营养钵遮阳育苗,齐苗10天后将苗移栽入大田。大田起垄30厘米高,建“厂”式大棚挡风避雨,遮盖降温。双色冰淇淋秋西瓜生育时间短,须加强田间管理。仍采用2-3蔓整枝,但因秋棚为开放式,昆虫授粉坐果率高,所以要及时疏果,危害秋西瓜的害虫主要有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枯萎病,要及时防治。

蔬菜网编辑:agronetqhd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