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茄子 丝瓜 菠菜 苋菜 豌豆
热门新闻:

蚕豆锈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为害叶和茎。初期仅在叶两面生淡黄色小斑点,直径约1mm,后颜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或锈褐色,斑点扩大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飞散出黄褐色的夏孢子,后产生新的夏孢子堆及夏孢子扩大蔓延,发病严重的整个叶片或茎都被夏孢子堆布满,到后期叶和茎止的夏孢子堆逐渐形成深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冬孢子堆,其表皮破裂后向左右两面卷曲,散发出黑色的粉末即冬孢子。 

  【病因】锈菌喜温暖潮湿,气温14~24℃,适于孢子发芽和侵染,夏孢子迅速增多,气温20~25℃易流行,所以多数蚕豆产区都在3~4月气温回升后发病,尤其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云南省冬春气温高,早播蚕豆年前即开始发病,形成发病中心,翌年2~3月后,雨日多,易大发生。从土质和地势看,低洼积水、土质粘重、生长茂密、通透性差发病重。植株下部的茎叶发病早且重。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可避病。 

  【防治方法】要采用综合防治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适时播种,防止冬前发病,减少病原基数,生育后期避过锈病盛发期。 

  (2)选用早熟品种,在锈病大发生前收获或接近成熟时收获。 

  (3)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及时整枝,降低田间湿度。 

  (4)不种夏播蚕豆或早蚕豆,减少冬春菌源;冬播时清水洗种也可减轻发病。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转发到: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